台湾生活

台杜绝教育“塑化剂”全家盟吁提具体配套

【大纪元2011年06月13日讯】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12年国民基本教育草案公布后,各界纷纷提出看法与质疑。全国家长联盟提出6项改革措施,呼吁政府别只是改变考试方式,应提出相关配套,拿出魄力杜绝教育塑化剂现象,端出真正12年国教的牛肉出来,而非再提出另一个“会考”名词,实际上又是换汤不换药的策略。

全家盟13日召开会表示,教育部不能再用考试思维引导教学;同时将成立“12年国教民间办公室”,严格督促教育部所提的各项方案,让孩子脱离考试的压力下。

全家盟理监事将成立“12年国教民间办公室”,要求教育部将12年国教涵括“入学模式”、“教学”、“辅导”、“经费”、“法制”等6大面向法制化,每项1位专责委员,严格监督政府的教育政策。

考试挂帅的结果,扼杀许多孩子的多元发展及创造能力,全家盟理事长谢国清指出,应把12年国教“法制化”,除了将每个孩子带上来之外,教学的品质也必须考量,从教学目标与每年200亿的财源等各项配套措施,都该立法订定,否则难保换了政务官后,有无疾而终之余。

从提升老师教学素质、学生辅导、经费来源,教师评鉴等,明确提出具体措施;教育部也有责任把所有学校提升为优质,对于需要加强的学校给予帮助,家长才不会担心在抽签时,因抽到不好的学校而忧心。

12年国教目标为免试入学,但只是把考试这个紧箍咒拿掉,谢国清建议,除了保留精英管道畅通外,针对大部分的孩子也应实施补救教学,他举例,教育机关应提供国家级测验,利用每学期或每年1次的能力检测成绩来看,就可知道哪些孩子需要补救教学,才不致于3年后发现程度不足却来不及补救。

这样的方式既不会造成学生负担,也能帮助教师进行补救教学,检测成果还可用来评量教师教学成效,如果补救教学之后发现成效不彰,或许该师的教学模式可能需要改变,或是加强,但不应用来为学生能力分等级,或是学校挑学生的依据。

全家盟创会理事长萧慧英提到,教师评鉴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曾在学生检测结果中发现,该班老师其实不会教四则运算;她说,如果将其制度纳入法源,就可以检视哪些老师可能需要辅导,才不会让学生权益受损。

对于教育部初步决定升高中职免试入学将完全不采计国中在校表现,改以会考形式,并以此成绩作为高中职超额登记时的抽签顺序参考,全家盟批评这根本是走回头路,与现行基测没有两样,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