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什么是塑化剂呢?

什么是塑化剂呢?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它是一种工业用品,可以用来增加材料的柔软性、黏度与光泽的添加物。塑化剂的使用对象包含塑胶、混凝土、水泥与石膏等。

目前已知的塑化剂多达百余种,而使用最普遍的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它具有些微的芳香气味或无气味的无色液体,中等黏度、高稳定性、低挥发性、成本低廉、低水溶解度,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此次在台湾违法添加在食物中的DEHP以及DINP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塑化剂。此外,因为它的化学特性,也被作为定香剂,存在香料中能使香味持久。

塑化剂添加在塑胶制品中,可以增加塑胶制品的可塑性、延展性、韧性甚至是光泽,但是塑化剂并不会与塑胶原料产生强力键结,所以会逐渐的由添加塑化剂的塑胶制品中释出,所以食物中存在塑化剂的原因大部分是被填装食物的塑胶容器所污染(尤其塑化剂容易溶于油质中)。

饮料或食品能不能加入塑化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各个国家都是这样规定。而起云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加在饮料、果酱等食品中,可使内容物看起来浓稠,让消费者有“用料丰富”的感觉。常见制作起云剂的原料,有棕榈油、阿拉伯胶、乳化剂等。

但是因为塑化剂能产生与起云剂中的棕榈油一样的雾化效果,甚至更好,而且还更便宜,所以就被不肖厂商违法的加入食品添加物中。那么添加了这种违法起云剂的食物,其塑化剂含量就远远的超过了一般情况下吃进去的量。



(中央社)



哪些产品含有塑化剂呢?

食物中存在少量塑化剂的原因大多是从容器或包装中释放出来。如果使用的包装合法,塑化剂含量应该会在容许的范围内。但是根据阳明大学的研究发现,台湾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的塑化剂为33.4微克,是德国人的三倍,而且已高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制定的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20微克。

哪些产品可能含有塑化剂的违法添加物呢?主要分为五大类:运动饮料类、果汁、茶饮、糖浆果浆、胶锭或粉状制品。





塑化剂 人体可承受的安全剂量?

不同的塑化剂,其毒性有所不同。美国2010年8月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会议报告中,依据美国联邦危险物质法案(Federal Hazardous Substance Act, FHSA)的要求对DEHP进行毒性分析,提出针对不同族群每人每日每公斤的最大容忍建议量:



过量塑化剂的身体危害?

食入过量的塑化剂,并不会出现急性的不适症状,对人体的伤害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易被察觉。

塑化剂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其实过去并没有人体长时间摄入高量塑化剂的报告,因此大部分的资料是源自于动物试验中。在观察中发现,每个器官对DEHP的感受度不同,DEHP对动物的肝、肾、睾丸、子宫、卵巢、胎儿与甲状腺皆具有毒性,其中以睾丸的伤害最大。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特别对儿童与孕妇的风险是相对较高。孕妇体内若塑化剂含量越高,则男婴出现生殖器官异常与去雄性化(女性化)的机会越大,也会导致孕妇体内甲状腺荷尔蒙下降,很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与智力发展。女童则可能出现乳房过早发育等性早熟的问题。此外塑化剂对睾丸还具有生殖毒性,所以也可能导致后续的精子稀少与活动力下降等问题。

致癌性研究中发现,DEHP会导致动物产生肝癌、睾丸癌变与血癌。对人体而言,目前则是将DEHP归类为可能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与生长毒性。目前知道DEHP在动物体内的致癌机转与过氧化酶体增生以及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有关,过氧化物会伤害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但是此机转目前认为可能不会发生在人体上。

人体长时间摄入过量塑化剂DEHP的问题,因为是全球首例,所以目前并无答案,建议应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与身体评估。

喝水多运动能加速DEHP代谢

DEHP可以经由尿液、粪便、汗液与呼吸排出。随着摄入的时间,其代谢物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但是整体而言,半衰期大概在12~24小时,因此在摄入24~48小时后,大部分的DEHP与其代谢产物应该会被排出体外。也就是说多喝水、多运动是一个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再吃进含塑化剂的食品。@◇

(本文作者为医药品审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