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敬神传统藏民间 端午包粽赛龙舟

【大纪元2011年06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的概念中,端午节演变成“吃粽子”和“赛龙舟”,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近日,大纪元记者采访大陆一些地区的民众,了解到包粽祭神的传统仍藏于民间,例如宁夏吴忠市民以端午节包粽子作为“敬神的年糕”;山西长治长子县的百姓在端午节前“戴柳”,表达对神的敬仰。

宁夏:敬神的年糕

宁夏吴忠盐池的孟先生说,端午节的粽子在当地人的概念中是传统的敬神的年糕。快到端午节时,家家户户忙着包粽子,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每家都包很多,用大笼屉蒸熟之后,晾干,再放到大盘子里,用潮湿的毛巾盖上,端午这几天,粽子就是我们的主食。”

孟先生还表示,虽然包粽子的过程比较繁杂,但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很重视,非常虔诚地亲自动手包粽子。

山西长治“戴柳”敬神

山西长治长子县的张先生说,当地过端午的传统中有敬神的精神。黄历五月初一这天,人人“戴柳”——把柳叶弯个圈带头上,表示对神的敬仰,民间传说,如果不“戴柳”,死后将变大黄狗。张先生说,戴柳是为了敬神,也是祈求神保佑,是很朴实的向往。这是过去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不过最近两年很少看人“戴柳”了。

张先生说,从黄历五月初一开始,当地热闹起来了,过端午节的气氛很浓厚。村里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主要用江米和小枣做原料,没有被污染的米和枣,被他们称为“原生态”粽子。他说:“家家端午节前就包了一大批,我家到端午节这天吃完了,母亲和媳妇继续包粽子,再做一批粽子供全家人吃。”

张先生还说:“端午节的时候,结了婚的男子要给老丈人送粽子表达敬意,当然还送其它物品,但以粽子为主。我们这的男人都给老丈人家送不少粽子,大家很看重的。”

重庆:划龙舟赛彰显团队精神

重庆的孙先生去年大学毕业,今年不久前刚找到工作,端午节这天他在家休息。孙先生对记者说,吃粽子、划龙舟是重庆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孙先生老家在重庆巫山县某镇,他说:“以往在我们巫山县每年端午节都有划龙舟大赛,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只要哪个队赢了,就有很多的奖金。而精彩之处就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每个队21人在一条龙舟上,大家劲往一处使,都想得奖。”

孙先生进一步解释:一艘龙舟共有18对桨、1位舵手、1位鼓手、1位夺标手,共21位成员。一般参赛的有十几个队。凡是参加某一个队的人,需要有强壮的身体,并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

“往年的划龙舟比赛都在重庆千年古镇磁器口旁边的嘉陵江里进行。全县除龙舟赛参赛者外,还有很多看热闹的人,整个活动高潮迭起,很传统,令人难忘。”孙先生说。

陕西:粽子送亲朋好友

陕西延安的年轻人刘先生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当地人很重视端午节,有小孩的家庭更当回事,全家人一起张罗包粽子,然后送长辈、邻居和关系好的朋友,就是互相送粽子,表达感情。家庭条件好的,会买粽子当礼品送给领导等等。自己的姐姐包了很多粽子,给他送来一些,他很高兴吃到姐姐亲手做的粽子。

刘先生还对记者表示,他们当地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端午节前人们会给逝去的亲人上坟、烧纸。“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都会去祭奠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