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景德镇防洪堤10年未建一半 资金已用7成

【大纪元2011年07月19日讯】江西景德镇城市防洪大堤原本计划五年建成,如今10年时间已经过去,项目资金花去七成,工程却未完成一半。洪水几乎每年从缺口处涌入部分城区,部分市民年年被淹,饱受水害。对此市民表示质疑,称政府有钱搞亮化工程也不投资建大坝。

城防堤“十年建不成”

新华网报道,位于江西昌江之畔的景德镇市,常年受昌江洪水引发的洪灾威胁。2002年,当地政府立项投资建设3.58亿元多元的“民生工程”,誓言要摘除“不设防城市”的帽子。但是,原来预计5年左右完成的工程到2007年就基本停顿。如今,10年时间已经过去,项目资金花去七成,工程却未完成一半。

部分市民年年被淹

由于未形成封闭防护圈,景德镇市仍属“未设防城市”,使当地部分居民饱受水淹之苦。景德镇市区人口约为50万。目前,仅西瓜洲、中渡口等两个沿江堤防缺口地带,常年受洪水淹没威胁的人口就有约5000人。

在中渡口段,江边成了满地沙砾的乱石岗,江滩处长满野草,垃圾遍地。在江岸民房前约十米高的大树上,挂满了洪水退后的漂浮物。一些居民反映,这是今年6月中旬昌江涨水留下的痕迹。

78岁的老人万银生至今不敢搬回发霉难闻的房屋居住。他说,这片缺口区域几乎年年被水淹,上百户居民遭殃。洪水从缺口处涌入,去年最深达2米,今年有1米多深,周边房屋都被水淹。“每次涨水,我们数百户居民都要投亲靠友,水退后才敢回来。住在这里总是提心吊胆。”

在未建城市防堤的西瓜洲段,700多户居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居民吴义皮说,每年夏季都在心惊胆战中过夜,损失严重,就是没人管。

一边喊“缺钱建大坝” 一边“砸钱搞亮化”

对于防洪堤工程拖延工期,景德镇市水务局负责人解释称是由于人工成本提高,加上钢铁、水泥等材料价格上涨,工程建设资金突破了原概算投资。另外,补偿标准太低,也导致沿河地区拆迁难。

但当地一些市民坦言,有关部门的解释明显是推卸责任。防洪大堤成为“半拉子工程”,根子在于地方政府有钱做城市“形象工程”,却置群众的安危于不顾。

“修堤的钱被花到亭台楼阁、观景台、绿化亮化等景观工程中,造成后期资金缺乏,拖延工期。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当地一位干部气愤地说。

截至目前,对景德镇市这个20年一遇标准的支流城防堤的投资竟超过了长江干流50年一遇标准的城防堤,江西省一位水利专家认为“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对此,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应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

(责任编辑: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