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中海油渗漏污染山东海域 游泳者变黑人

【大纪元2011年07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导致山东长岛海域污染严重,当地人士称,海水里油污成片,在太阳照射下泛光。在长岛旅游景区游泳者上岸后变黑人。海珍养殖户表示,长岛贝类、鱼儿非正常死亡,养殖业受创。养殖户找县政府投诉。山东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官员称,此次事故的危害程度远超此前大连港大规模油船漏油事故。

原油油污泛光 养殖业受创

中国国家海洋局称,中海油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据了解,蓬莱19-3海上钻井平台约40海里的长岛,沿海水域及海滩原油污染严重,长岛县西部受污染更重。海产品养殖业受创,很多养殖户到长岛县政府投诉。

9日,长岛县海域渔民对大纪元记者表示,泄漏的原油在海里成片成片的,在太阳照射下泛起明晃晃的光。“现在正是海水育苗的季节,对水质要求特别严。海珍苗遇到原油自然就化掉了——看都看不到了,就是没了。而且扇贝和鱼儿大量死亡,养殖户的损失很大。”

长岛县一家从事海珍品养殖、底播、育苗、销售的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大纪元记者,6月初漏油事故初期,出海的渔民发现海上“沥青”(原油泄漏之后遇到海水,变成一块一块的,渔民称之为“沥青”)特别多。海水把“沥青”冲上海滩,成堆成堆的“沥青块”,被太阳一晒,全都融化了,都粘在礁石上。

张先生表示,首先,“沥青”把海水污染了;第二,“沥青”冲到沙滩上化掉后,造成污染;第三,搞养殖的渔民的苗种遇“沥青”也化掉了,所以养殖业损失很重。”

新京报报导,7日,长岛县沿海水域及海滩发现多处原油漂浮点。当地渔民称,近日在长岛已出现贝类非正常死亡及有人钓出沾有原油的野生鱼等事件。在长岛北侧的渔业码头,也有海产品养殖业受损的情况。

游泳者上岸变黑人

月亮湾海滩位于山东长岛县北侧,素来以海蓝沙白著称。受访者对本报记者说,月亮湾海滩是有名的旅游景区,天然浴场,也被原油污染相当严重。当地百姓质疑,为什么原油泄漏之初隐瞒不报?

据报导,十多天以前,月亮湾景区管理人员就在海边发现了星星点点的油污。接下来,就有一小坨一小坨的黑色原油堆在礁石或沙滩的缝隙里。在月亮湾西侧,一名海钓的男子对漂来的原油表示愤怒,在这里游泳,一上岸发现自己变成黑人了。这里以前鱼虾成群,现在什么也没有。距月亮湾景区数公里远的九丈崖景区也如此,很多红色的礁石上都沾有黑色的油污。长岛县位于事发海上油田东南方,漏油事件引发这个两万余人以渔业为主的县城的灾难。

危害程度远超大连港漏油

“污染是一定的,而且不会轻。”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监督检查总队龙口支队的官员对大陆媒体强调,这种海底渗油对环境的杀伤力极大。因为,油是自海底至海面的立体式污染,其危害程度远超此前大连港内的大规模油船漏油。据称,这名官员担心,近来对漏油海域消油剂的大量使用。他听说,漏油后,每天都有20几条船喷洒消油剂。

去年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BP公司使用的分散剂(消油剂),就因为对红细胞、肝脏、肾脏的毒性问题被美国环保署禁用。目前,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各国对消油剂的使用都很保守,欧洲许多国家禁止沿海地区或水深不到50米的水域使用消油剂,而中国渤海水深也很浅,不到30米。

中海油海上原油渗漏事件最早时间是6月21日被微博披露的,但中海油没有回应。7月1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发布消息称,渤海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中海油才首次正式回应,备受各方质疑。中海油是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生产和运营商,通过与海外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是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面积覆盖约3,200平方公里,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