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中华民国外交史料特展 还原历史真相

【大纪元2011年08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综合报导)为了庆祝建国百年,中华民国外交部与国立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百年传承 走出活路-中华民国外交史料特展”,展出清末以来的各种珍贵外交档案,完整呈现中华民国力争外交平等与主权独立的奋斗历程。

庆祝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外交部自8月9日起至明年2月6日止,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百年传承走出活路—中华民国外交史料特展”,展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和约等珍贵史料,重现中华民国从屈辱走向尊严的历程。

中华民国外交部的前身是满清时期“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因此保有自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至今大量的外交档案,这些珍贵史料随着故宫文物一起由大陆迁运到台,并且由台北故宫负责保存当中的173件历史条约、协定,及各类疆界及租界图615幅。

展览自8月9日起至明年2月6日止。展览分为:“历史之鉴”、“力争平等”、“台湾光复”、“走出活路”与“外交传承”等五个单元,共选展88件条约、地图与重要文件,并制作〈中华民国外交部保存之前清条约协定一览表〉、〈中华民国历任外交首长衔名年表〉及〈中华民国国民可以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方式前往之国家或地区〉,配合珍贵的外交档案照片,一并展出。

展出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八国联军后的“辛丑和约”、甲午战争后的中日“马关条约”、让中华民国摆脱百年桎梏的“中美平等新约”、“中德协约”,以及“开罗宣言”、“波茨坦协定”等重要史料。

8日晚间于故宫举办开幕酒会,众多外宾、使节出席。

副总统萧万长致词时表示,特展内容涵盖自1861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以来的珍贵史料,为百余年来近代史做最客观记录。他指出,1971年中华民国丧失联合国代表权,国家外交处境艰困,但中华民国未因此不振,反而以坚定信念建造现代化国家,其中重要的一项政策是前总统蒋经国的“务实外交”,并提升台湾经济,化危机为转机。

外交部长杨进添表示,期盼藉由这次展览,让台湾的国人、友人、年轻的一代,了解中华民国历史及在过去一段时间,在国际事务上所遭逢的困顿情况,以及如何走出艰辛的岁月。期待国人能珍惜中华民国外交发展上力争自由平等的奋斗历程,并秉持此一优良传承与丰富资源,为现今“活路外交”更增佳绩。

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周功鑫说,1948年国共战况激烈,国民党将北京故宫文物迁运台湾,当时与故宫首批文物登上“中鼎轮”赴台的,就包括涉外部门史料及重要档案;藉由这些史料,可帮助民众重新认识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