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于海心:旧金山市立大学搅起的波澜

【大纪元2012年10月26日讯】最近旧金山市立大学的前途讨论的比较热闹。旧金山市立大学面临政府消减教育经费,雪上加霜的是,自身的管理有一些问题,这样,旧金山市立大学在减少了一些免费的课程之后,还可能关门。为了挽救旧金山市立大学的命运,旧金山市提出了A提案,加州州长布朗提出了30号提案。一部分人支持A提案和30号提案,并在街头征签,有政府官员也来支持,有的小商业者说,如果我每个月拿出几块钱就可以让旧金山市立大学免于被关,那我愿意啊。也有反对者说不该转嫁政府的职责。

在加州消减教育经费后,为平衡预算,州长布朗带头,132名州官减薪5%。为挽救旧金山市立大学,几个月后布朗提出了30号提案,增加销售税1/4分,也就是买四百元多付一块钱的税,为期4年。同时采取了劫富济贫的政策,对年薪超过25万的个人,征收多1%至3%的入息税,为期 7年。

针对旧金山市立大学现状,旧金山则提出了A提案地税案。对旧金山市每年每户征收79元地税,历时8年。11月6日为A提案由选民进行投票。加州30号提案,只要过半数赞成票便会获通过,但旧金山的A提案,便要2/3的赞成票才会通过。旧金山市立大学的何去何从,等着下个月的公投结果吧。

市立大学(city college)是两年制大学,有点像国内过去的大专,是高中和四年制大学(university )之间的过渡,旧金山市立大学的课程,可为学分类和非学分类。非学分的课程都免费的,学分课会根据学分,先上课后交学费。课程有面向移民的ESL英语课、入籍课。有职业培训课程,比如秘书和计算机使用。还有大学的基础课。

旧金山市立大学的ESL英语课程,是我亲身了解美国社会的第一个窗口。我选的每节英语课上,都有从中国来的高中生,他们在这里一边学英语,一边选一些基础课,等到英语过关后再转学分到四年制的大学(university)。旧金山市立大学,华裔学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我在 Berkeley city college的几位老师都同时在UC berkeley 任教,他们都鼓励我们去UC Berkeley听课,说你们尽管去听好了,没人知道你们是不是那里的学生。其实呢,就是知道你不是那里的学生,也不会有人来撵你的。美国的大学没有围墙,无论是校园还是学术。

到了美国之后,我觉得美国既是一个消费社会,也是一个节俭社会。在距离Berkeley city college和UC Berkeley半个block的地方,就有一个半价书店,以卖课本为主。

旧金山居民如果选了学分课,只要属于低收入就可以申请助学金。因为是两年制的市立大学,所以,对于已经有学士学位的人就不能申请了,但是学费就免了。如果你需要,可以申请贷款,贷款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付利息,一种是自己付利息,在离开市立大学前需要还上,否则不能转学分。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宽松,如果我不需要转学分,拿到贷款之后……美国人真是厚道。

如果你属于低收入,但是已经有了学士学位,那么在申请助学金后的两个星期后会接到一封信,信里有一张银行卡,退还的学费就在卡里,可以在学校的ATM上取钱。说到学费,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同学先注册了一门课并交了学费,然后又注册了一门课,在交学费窗口问工作人员,可不可以等拿到助学金再交学费。工作人员说如果有欠费记录,就不能再注册课程了。同学说这个学期就注册这么多了,工作人员说那好,就这样吧,你现在上课做什么都不影响。哈,满有趣,我一次在Walgreen买青苹果,收银员看我拿了一堆,皱了皱眉头对我说,这些苹果要一块钱一个,太贵了,你去中国城的商店买吧,他指了指外面说,那里比这便宜很多。

言归正传,选够9学分,学校就会发一张公交卡,乘坐公交免费。从8月中旬开学一直到寒假结束都可以用。我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可没享受过这种优待喔,半价的学生月票,还要申请盖章什么的。

在中国农村学生的师资、硬件都无法和城里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教育资源贫瘠,而他们的考分却还要比城里的学生更高,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环境下,他们在花季的年龄承受了重重苦难,终于换来的录取通知书,却把父亲推上了死亡路。在中国,年年夏天都有农民父亲因为无法负担沉重的大学学费而自杀。

当然,自杀的不仅仅是父母,也有考生在考上重点大学后,知道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自尽,而那些没有人性的御用专家,却在媒体中颠倒黑白,竟然指责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

中国的教育制度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吃人。中国的社会制度用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万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