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坚持传统 本土制琴师义国发光

【大纪元2012年10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有制琴界奥林匹克之称的意大利Triennale国际制琴大赛,从1976年开始,成为世界顶尖制琴师3年1次的盛会。历届脱颖而出的作品,几乎都是来自欧美的选手。近几年,亚洲制琴师也逐渐崭露头角,本届台湾3位选手,优异的工艺水平,也挤进国际制琴名师之列。来自台中太平,几乎算不上有所谓“音乐”与“工匠”背景的林殿威,第1次参赛就拿下前10名的好成绩,参赛的小提琴,还被登录在意大利制琴比赛专书的第一页。

无师自通 2年卖出第一把好琴

“技术占5成、还有木料、油漆,加上1成的天分”,是成就好琴的要素,林殿威描述小提琴是一种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乐器产品,但没有技术,也没有够多的天分,以及看似毫无关连的成长背景,却巧妙造就出一位道地的本土制琴师。

从中兴大学畜产系、生化研究所毕业,曾在国内知名不孕症研究中心、贸易公司任职。想为自己作一把好琴,纯粹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那就从不容易的乐器下手吧!”

喜欢挑战自己的林殿威,6年级生,从未拜师,靠着网站与国内外专业书籍,自学摸索2年,历经19次失败,2008年,以10多万的价钱,成功卖出第一把手工小提琴,并在同年成立工作室,为一辈子的事业,酝酿开端。

“一块木头拿在手中,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可造之才!”太平的家业,是制作手杖的外销木器公司,林殿威从小浸染在高级木料的氛围中,对木头有特别灵敏的感觉,“因为如何选料,是好琴关键的第一步。”而几年学习萨克斯风经验,除了对乐理有基础概念,也意外的培养出绝佳的音感,更为制程加分。

“好的木料涂上不好的油漆,容易使琴身龟裂!”靠着学时的生化背景,林殿威慢慢摸索出“独门油漆涂料”,成功地让一把手工小提琴,有了流传数百年的实力,在比赛会场上大放异彩,让欧洲人惊艳。

坚持传统手作 制琴过程像修炼

从2006年开始,花7年时间,林殿威找出属于台湾原生的制琴逻辑,2012年成立制琴教室,也收了第一位学生,为了摆脱“素人”制琴师的印象,他鼓起勇气,报名参加2012意大利Triennale国际制琴大赛,却意外的拿下亮眼成绩。

“过程像修炼,靠的就是坚持!”在国际赛事中,林殿威找到了制琴的“主流价值”,他说,就是要以“正确、传统”的工法逐步完成,不能急躁;他说一把琴4个月的制程中,其实就像“修炼”,唯有专注、平和与坚持,才能成就一把好琴。

“而每一把手工琴,也都会与不同的演奏者,产生不同的共鸣”,林殿威说,“这是机器制琴办不到的,或许是其中已灌注了制琴师的精神,而这也是手工琴的迷人之处。”

60年前,后里的张连昌先生以最克难的方式,制作出台湾第一把本土萨克斯风,后来更发展为在地的产业聚落,带动台湾成为萨克斯风的出口大国。“我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就是希望台湾有一天也能孕育出手工小提琴的产业聚落”,林殿威正一步步向梦想前进。

(责任编辑:罗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