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大马苏丹街面临拆建 百年古迹抵不住发展洪流

【大纪元2012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茹岚马来西亚八打灵市采访报导)去年7月,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苏丹街一带百年老店的业主,突然接获通知,说该地区将被征用来兴建捷运交通系统,部分老旧建筑物必须被拆除,此举引起该地区业主的强烈回响。部分人士认为文化古迹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成长历史,应被保存;发展大吉隆坡捷运的国家基建公司则认为“要发展就必须有所牺牲”。究竟文化古迹是否应该让位给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取得平衡?

马来西亚吉隆坡暨学兰莪中华大会堂总秘书,也是捍卫苏丹街工委会联合主席杨有为认为,从人文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应该支持人文发展,而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人文是支撑整个民族、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脊梁。

应重视人文发展

保卫古迹,就是维护人文发展的其中一环。杨有为说:“很多海外国家,例如欧洲各国,对古迹的保存工作就做得很好。我们都知道意大利保存了很多几百年以上历史的教堂。不只是保存,他们还以现代科技结合艺术进行维修保护,花费的是天文数字,目的是让这些古迹可以更长久的保存下去,让全世界了解人类的历史进程。”

“我们去旅行,花几千元买机票漂洋过海去感受外国历史古迹的宏伟,但是为什么自己国家的文化古迹却要拆除呢?”

“希腊是个文明古国,很多人都爱到希腊去参观那里的古建筑遗迹,有的古迹破损的只剩下几片破瓦或残梁,我们尚且觉得珍贵,苏丹街一带这么大的一片地段,整个街道的结构、建筑物的架构和外貌还保留得相当完整,我们应该更为珍惜。”

据了解,该地区的部分店铺和建筑物将被拆除,而有的建筑物地下将兴建捷运系统,即使没有被拆除,在地下进行的工程也会对有百年楼龄的旧楼造成损毁。

杨有为出示他们递交给捷运公司的公共咨询会报告。(摄影:李茹岚/大纪元)

影响居民生活作息

苏丹街一带的旧地段,其实还包括了旅游景点茨厂街(又称唐人街)和指天街。这一代住了很多居民,商店林立,其中还包括6所学校和一所教堂。这一带的居民很活跃,活动多,拆建将会影响到这一带居民的生活作息和他们的工作、学习。

杨有为举例说明:“福音堂因为历史悠久,拥有接近1000名教友和会员,他们经常举办很多活动。尊孔独中和国中两所中学由于校地限制,也需要借用福音堂的篮球场进行活动。一旦这里的建筑物被拆除或征用,对这个社区居民的影响很大。兴建捷运那么大的工程,可能有很多道路要关闭,这会不会影响到6所学校师生上下课的交通问题?”

根据联合国规定,国家政府实行社区发展计划前,必须先进行社区公共咨询,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推行发展计划的同时也要聆听当地居民的意见,以让发展方案更圆满周详。

“但是苏丹街一带的居民都表示,他们没有接到过有关当局的邀请出席公共咨询会。”杨有为表示,今年的7月7日,他们自己举办了一场公共咨询会,把搜集到的意见整汇后提呈给捷运公司。至目前为止,他们还未接到任何反馈。

打击旅游业

在苏丹街和茨厂街一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旅客四处游览观光,体验这里的生活气息。杨有为认为苏丹街一带被拆除重建也会打击旅游业。杨有为认为,游客不只是来看双峰塔和高楼大厦,他们也喜欢到一些老社区体验生活、了解历史。这些老建筑物已经成为吉隆坡老区的特色之一,若这些景观消失了,相信也会影响旅游业。

他说:“吉隆坡新兴的地区固然有其现代化和繁华的特色,但是也带着都市钢筋水泥的冰冷。而老区居民的生活律动,给我们带来另一种不同的人文气息,在其它地区是找不到的。”

吉隆坡这座城市的历史不超过200年,苏丹街一带大部分建筑物都拥有百年历史,这在吉隆坡并不多见。这些建筑物见证了吉隆坡的成长,记载了许多人的集体记忆。杨有为说:“仙四师爷庙建立于1864年,至今已有148年历史,由吉隆坡的开埠功臣叶亚来建立。此外,150年前华人自中国南来,要在南洋这个地方落脚,开创新的人生,为此他们把自己的民俗信仰也带过来,在这里建立关帝庙。”

为什么保存这些硬体设施这么重要?“这些老楼的外观、设计和内部陈设,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我们上课要学历史,苏丹街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些古迹都记录了我们先贤的历史,通过历史古迹的保存,我们才能让后代知道这个城市的发展史,这也是对先贤的一种尊敬和景仰。”

现在的苏丹街。(图/隆雪华堂提供)
昔日的苏丹街。(图/隆雪华堂提供)

征地冲击世代承传的老行业

苏丹街一带很多商店都是家族承传的生意,三四代人在那里经营,征地对当地业者带来极大的冲击,经营了84年的老字号玉壶轩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玉壶轩已在今年8月底结束营业,让位给捷运公司,一个辛苦经营近百年的老品牌就这样走入历史,永远消失。

玉壶轩负责人李慧菁受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重新营业的打算,他们经营到第三代,年纪都大了,于是干脆退休算了。经营那么久的老茶楼要结业了,会否舍不得?李慧菁笑说:“老街坊比较舍不得。”

“经营了三代,我爷爷辛苦创业,我父亲和他的几兄弟勤奋守业,他们付出了无数心血,来到第三代守不住了,亲戚也会觉得可惜,说怎么守不住了?这也没办法。”

但是更多的业主和居民却选择“抗争到底”。乐安旅馆位于茨厂街,捷运隧道将在旅馆的地下通过,因此旅馆将在1960年土地征用法令下被强制征用与收购。乐安旅馆负责人之一林月娇坚决地告诉记者:“我们决不会出售乐安旅馆,我们整个社区的人都反对捷运公司的征地要求。”

“乐安酒店经营了三代,我们还要乐安留给子孙,继续经营下去。”林月娇以英语接受采访,通过谈话可明显感受到她坚守祖业、捍卫古迹的决心。

林月娇说他们不是反对捷运公司兴建捷运系统,但他们应该在事前做好考察工作,这么庞大的工程会对社区产生什么影响。“为何要选择在苏丹街?苏丹街一带有很多旧楼,建筑物结构抵受不住地下捷运隧道工程,即使不拆除,在施工过程中,旧楼必定会受影响倒塌,那就等于摧毁了整个社区。”

乐安旅馆被捷运公司征地。(图/隆雪华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