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

首尔情缘(3) 实验鏖战(上)

离开教授办公室,谌礼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其实谌礼对能不能在这一周之内拿出好的实验结果丝毫没有把握。“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等类似的表述用来描述谌礼现在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谌礼看似性格柔和,但是在面对压力、困境的时候却往往能释放出非凡的坚韧。“这周我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实验搞定。”一股强大的决心从谌礼内心慢慢升起。

在座位上休息片刻,谌礼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首先他把自己实验所需的包括设备、材料等所有实验物品详细地列了一个清单,接着他开始一个一个的查看所有这些物品的状态。在查看化学药品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其中的一个药品已经过期半年多了,同时实验中所用的硅片每次他只是简单的清洗,但是如果要洗干净必须用浓硫酸才可以。反复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谌礼最终确认自己的实验所需的物品没有任何问题了,这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韩国朋友们招呼谌礼一起去吃晚饭,谌礼看了看表,因为一个实验循环大概需要5个小时,他想在今天晚上完成一次实验,这样实验必须马上开始,他和韩国朋友示意自己不去吃了。实验的第一个环节开始后有一段等待时间,谌礼就趁这个工夫泡了一包拉面,边吃拉面谌礼心里边琢磨着以往实验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谌礼知道一点,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实验温度,一般来讲实验温度越高试验效果就越好。

谌礼做实验用的设备可承受的最高温度是210度,上个礼拜谌礼已经尝试将温度提高到了150度,但是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谌礼边吃拉面边考量着该如何调整实验温度,一下子加温到210度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谌礼心里没底,那就只能是一点点加温。实验到了该加温的阶段,谌礼将温度设置到了170度,到了晚上接近12点的时候,实验结束了,结果依然很糟糕,似乎温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没有任何的帮助。经过一整天的折腾,谌礼真的是又累又饿又困,重新做实验也没有时间做完一个循环,不如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着。

谌礼整理了一下试验台便回宿舍休息了。第二天也就是周二,谌礼依旧起了个大早跑到实验室。他心里面想像着今天该怎样改进实验方法,想来想去似乎除了改变温度参数再就没有什么可以变化的了,进而他试着将实验温度提高到了190度,最后提高到了试验设备的最高可承受温度210度。两个实验循环下来这一整天又过去了,但是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很糟糕,此时的谌礼心烦意乱。“实验该怎么往下做啊?”谌礼在心里问自己。

晚上谌礼又没有去餐厅吃饭,他边吃拉面边细细回想着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难道这个实验本身就是不可能成功的实验吗?但是别人论文中类似的实验,其结果分明是不错的啊?”谌礼心里嘀咕着。吃完拉面谌礼平静了一下焦躁的心情,把和实验相关的资料、论文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看来看去依旧是毫无头绪,一天就这样白白的过去了,什么结果都没有,到了现在该怎样做下面的实验谌礼没有任何思路。检查实验的每一步,谌礼已经是用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就没有好的结果呢?“别人论文中的图片看起来确实加工的非常成功,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出错了呢?”谌礼心里越来越着急。

转眼又到了半夜12点,谌礼知道现在自己回到宿舍也肯定睡不着觉,心里不安啊!“别人怎么就能做好…,别人…”谌礼想着想着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可以联系一下相关论文的作者啊!”想到这里谌礼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星火。他马上跑到自己的电脑前把相关论文看了一下,也巧了,正好有一篇的第一作者是位现居德国的华裔学者,其电子邮件地址就写在了论文中的作者介绍部分。谌礼马上打开邮箱开始写邮件,不到二十分钟邮件发出去了,谌礼在里面详细地描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发完邮件,谌礼觉得不稳妥,在公司工作时对于重要的邮件发完后都是要打电话确认的。谌礼很快在网上找到了这位作者所在的实验室网址,这样电话也就马上找到了。此时的谌礼也顾不得昂贵的电话费了,一个国际长途就拨到了德国。接通电话后谌礼用英文询问是否可以和那位华裔学者通话,结果对方马上开始讲中文,谌礼高兴的差点儿叫出来。“您好,真抱歉打扰您,我叫谌礼,我看到了您的论文,因为实验上的问题,我刚刚给您发了封邮件,希望您能确认一下。”谌礼略带不安地说着。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啊,你稍等一下,我确认一下邮箱。稍等…,啊! 收到了,这个问题,呵呵,我也曾经遇到过。”“是吗?那您一定有解决方案了?”谌礼迫不及待地问到。“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实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在实验结束后,不要马上分离表面薄膜和相应的高分子纳米结构,因为此时的高分子材料是处于融化状态的,这个时候分离薄膜,表面薄膜一定会将纳米结构损毁,先把温度降低到室温,此时结构恢复到固态再分离就不会有问题了。”

听了这话谌礼如梦初醒,自己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啊。“唉!我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这么简单的原因都分析不出来啊,太感谢你了。”谌礼激动地就只知道感谢了。“呵呵,我当初和你一模一样,不过你比我强,你起码知道去沟通,你能打电话到德国问我,我觉得挺了不起的。”听着久违的赞扬的声音,谌礼心里热乎乎的。

“我要去吃晚饭了。”对方说到,谌礼知道韩国和欧洲有大概6个小时的时差,德国现在已经是晚饭时间了。“好的,真是太感谢你了,希望能常联系啊!”“好的,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我们都是同胞,大家在外面都不容易,我要走了啊,再见。”挂了电话,谌礼心里面依然是道不尽的感动,此时已经是半夜一点多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