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组图:台北动物园呼吁关心濒绝动物

【大纪元2013年10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北市立动物园7日呼吁,大家关心濒临绝种的动物石虎,它虽然外形和家猫很像,可是个性和生态习性完全不同,野外数量估计不足600只。双十国庆来临,动物园官网保育专栏也公布历史上的台北动物园-大象“林王”,它曾参加对日抗战,是孙立人将军从缅甸带回大陆,1947年随孙立人来台。

动物园表示,石虎重3~6公斤,体形比家猫略大,常被误认成家猫,但不会“喵喵叫”。石虎身上的斑点像钱币,和家猫最大的区别就是眼睛内侧有向上延伸的两条白色线条,耳后有明显的白色斑块。

台北市立动物园7日公布照片,1公1母的石虎宝宝正跟着妈妈(右)学习猎捕技巧。园方表示,石虎是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野外数量估计不足600只,十分稀有(台北市立动物园)。(中央社)

石虎主要生存于低海拔的浅山地区,受到捕兽铗和毒饵等威胁外,许多人弃养流浪猫狗,会竞争食物或活动空间,也可能传染疾病给石虎。近年来,发生多起车祸致死的石虎,因为石虎倾向在晨昏和夜间活动,在遇上车子的强光时,常无法反应被车撞死。

动物园说,园方正透过认养计划与行政院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石虎的保育工作,去年底名叫小公猫(来自南投埔里)和阿姓(来自南投国姓)的一对配对石虎互动佳,今年 3 月 1 日诞生 2 只小石虎, 1 公 1 母,现在已经7个多月大,正跟着妈妈学习猎捕的技巧,有机会可以回到野外去。

台北市立动物园7日公布照片,1公1母的石虎宝宝正跟着妈妈(右)学习猎捕技巧。园方表示,石虎是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野外数量估计不足600只,十分稀有(台北市立动物园)。(中央社)

动物园发言人石芝菁表示,动物园并没有展出石虎,不过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由特生中心引进石虎,让民众更加了解这种濒临绝种的动物。

台北市立动物园官网保育专栏7日公布历史上的台北动物园-大象“林王”,它是孙立人将军从缅甸带回大陆,1947年随孙立人来台。(台北市立动物园)

历史上的台北动物园-大象“林王”

1942年国军应英军之邀出兵,3月孙立人将军率领国军进入缅甸,4月18、19日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把英军几千人拯救出来,史称“仁安羌战役”。

第一次反攻缅北,孙立人将军所属新38师解救英军7,000人,缔造仁安羌大捷,获英皇颁赠大英帝国司令(C.B.E)勋章。图为孙立人将军于1943年在印度比哈尔省之兰溪受勋。(罗广仁提供)(中央社)

林旺在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一军”中,负责运送军需品,和官兵一起出生入死,是孙立人将军引以为傲的战友。亚洲象“林王”,原名“阿美”(缅甸语音译),为“林中之王”之意,后来被媒体误传为“林旺”,就以“林旺”为名。

大象林旺林旺在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一军”中,负责运送军需品,和官兵一起出生入死,是孙立人将军引以为傲的战友。(网路图片)

当年从日军掳获13头大象,林旺是其中最年轻、健壮的一头。新一军三十师突击日军,一举收复南坎。孙立人将军召开战地记者招待会,这13头大象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照片还发到世界各国。从日军掳获的大象从此加入孙立人的部队,和官兵一起出生入死。

1945年4月,中国驻印远征军奉调返回大陆,这13头大象无法搭飞机,只能由官兵和驯象师随行护送,沿着滇缅公路一步一步前进,从印度腊戍到云南。但是回国路迢迢,由于天气干热,路面是石子路,在日夜兼程赶路下,多只大象的象脚都磨破,发炎化脓。因为长时间累积疲劳和营养不良,在途中有6只大象不支倒地,剩下7只大象。

1953年9月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军将领来台访问,在孙立人将军的安排下“拜访”大象林旺,向这位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致敬。 (网路图片)

1947年孙立人将军奉派到台湾训练新军,以商轮“海基号”将林旺和阿兰、阿沛等三头大象运到台湾,和部队一起驻扎在高雄县陆军凤山基地大操场。孙立人将军不时会探望林旺“老战友”。当时美军协防台湾,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军将领来台访问,总会在孙立人将军的安排下“拜访”大象林旺,向这位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致敬。

林旺除役后安置在台北市立动物园,成为动物园的镇园之宝,很多人昵称它为“林旺爷爷”。林旺应该是全世界动物园中最高龄大象,原来动物园有意为林旺申请大象最高龄的“金氏纪录”,但提不出林旺的出生证明。2003年高龄86岁林旺倒卧在池中,安详宁静的走了,它也成为许多民众儿时的回忆。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