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领先全球 台国研院发表新电晶体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孟汝台北3日电)半导体制程将从传统平面式结构转为立体,继国际大厂推出弯曲式的“鳍式场效电晶体”后,国研院今天发表领先全球的制程技术,首度做出不同高度的电晶体。

国研院奈米元件实验室表示,“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因形状有如鱼鳍而得名,优点是以“立体”取代“平面”结构,可缩小电晶体在晶片上所占面积,并降低电晶体消耗的电力,提高晶片上可容纳的电子元件密度。

不过,目前全世界晶片上所使用的鳍式电晶体,均是单一鳍高的电晶体。国际大厂英特尔(Intel) 2012年推出同一高度的立体“单一鳍高电晶体”,三星及IBM也预计在14奈米的微处理器上,走向立体式结构。

国研院表示,半导体积体电路的制造,可说是一场尺寸微缩与效能提升的竞赛,半导体元件最先进的制程技术,约可在1平方公分的硅晶片上,容纳约1亿颗电晶体。

国研院领先全球开发出的“多重鳍高的鳍式场效电晶体”制程技术,可让晶片设计更具弹性,并在同样面积上增加约2000万颗电晶体,相当可降低整体制造成本2成,大幅提升国内半导体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国研院说,传统场效电晶体、单一鳍高鳍式场效电晶体、多重鳍高鳍式场效电晶体,可以平房、高楼层单一面积房屋、以及高楼层却拥有不同建筑格局的房屋形容。

在有限的晶片面积上,多重鳍高鳍式场效电晶体可让不同大小的电流“各住适合的房型”,达到晶片空间利用的最佳化。

国研院表示,12月起开放制作平台给国内学术界研发各种元件雏型与制程技术,让学术前瞻研究与产业接轨;预估可在5年内协助业界量产“多重鳍高的鳍式场效电晶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