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探访纽约空中桃花源

【大纪元2013年03月09日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已成为纽约这个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典型标志。俯瞰曼哈顿西侧,一条蜿蜒的线型绿洲竟出现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中,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充分体现纽约城市规划发展“土地再生,环保节源”特点的高架公园(High Line Park)。

公园提案胜出,废弃铁道重生

这个绿茵繁茂,灌木荟蔚,夜晚华光映照的线型空中花园,前身是一片废弃近20年的货运铁轨。这条铁道始建于1930年,衔接甘斯沃尔特街(Gansevoortstreet)肉类加工区和曼哈顿西34街,10大道至11大道之间的豆类及奶制品货运专用线。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往返奔波后,在美国洲际公路的高速发展下,其最后一班火车于1980正式停止运行。这条高30英尺,长1.45英里,昔日被高频率使用的铁轨自此变成了一座无用的钢铁高架,弃置多年的结果就是周边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针对怎样处理这条废弃铁轨,当时人们意见不一,共分三派:一派是认为有碍观瞻想要拆掉高架的当地居民;第二派是主张改成地铁延线派:三是主张改建成公园。当时在讨论提案时,三方人员各抒己见,最后公园派获胜。因为拆掉或改线都要耗费大量资金,建成公园是最省钱的办法。土地再生,废弃铁轨再利用在法国巴黎已有成功范例,巴黎的绿茵散步道(promenade plantee)可成其最好的借鉴。”纽约市都市计划局交通处退休主任都市规划师郑向元,对当年参加高架改建方案会议记忆犹新。

郑向元1969年从台湾移民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都市计划研究所,在纽约市都市计划局工作长达37年之久。

三方推手,催生高架桃花源

1999年成立的“高架之友”(Friends of High Line)被公认为高架公园落成的推手。该非营利组织的创始人,一位是作家乔书亚.大伟(Joshua David),另一位为罗伯特.哈蒙德(Robert Hammond)。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热诚和对高架的眷恋不舍,他们四方奔走,不懈努力,加入“高架之友””的人越来越多,并得到许多民众个人捐款及企业赞助,在多方协助下,高架公园奇迹般诞生了。

郑向元说:“高架公园的建立真的还要感谢彭博市长和纽约市议会长柯魁英(Christine Quinn)高瞻远瞩的大力鼎助。在美国改变铁路用途要通过联邦政府交通部批准,因为彭博市长的远见及支持,交通部同意将该段铁路从美国铁路系统中删除掉。不但如此,2004年在主要负责维持高架公园营运维护及募捐事项的高架之友、市长彭博及市议会会长柯魁英的三方影响下,高架筹集基金总额达到5千万美元。高架公园的诞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2006年,彭博市长主持开工典礼,高架公园施工正式启动。2009年6月8日,从甘斯沃尔特街到西20街的高架一期景观正式向大众开放,保留原始是高架设计规划理念特点,设计者并没有搬除原铁道上的铁轨和枕木,因为它载盛着当地住民难以忘怀的记忆,其间流露出来的是那份毫无修饰的随意和自然。四周被碧绿的植物围绕着的高架公园被人们昵称为“纽约的秘境桃花源”,忙中偷闲的纽约人也可利用难得的闲暇之际坐在木椅上头顶蓝天白云,享受天然日光浴。

绿荫奇观,为市府创收20亿美元

高架公园一期景观历经三年时间打造,共花费一亿五千两百万,其中一亿三千百万来自市政府基金,两千万来自联邦基金,两百万来自私人捐款。

2011年7月,从西20街延伸到西30街,增加了10个街区,高架二期景观圆满竣工。该段高架在一期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遮荫大树和一片绿油油的灌木丛草坪,游客可悠闲地坐在草坪上一览对面哈德逊河美景。其间还加设了玻璃钢制地面,人们一低头就可看到脚下大街,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奇异感观。

高架公园效应也推动刺激了周边项目建设及经济发展,各大旅店、画廊、宴会厅纷纷进驻该区,促使当地土地增值,同时也为纽约政府带来更多税收。每年大约有300多万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到此一游,目前为止归属纽约市政府管辖的第一和第二段高架公园已为纽约市带来20亿美元利润。如今剩下的从西30街到34街贾维兹中心(JacobK.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的第三期景观正在酝酿筹划兴建之中,即将迈入第三期工程。受纽约高架公园精彩蜕变催化感应,芝加哥、费城、圣路易斯等美国其他大城市也纷纷表示要效仿纽约高架成功之鉴。

■高架公园开放时间

冬季:早7点至晚8点。春夏秋:早7点到晚11点。晚上有灯光照明。

9个入口处分别位于:西14、16、18、20、23、26、28、30街,均设楼梯及电梯。

(责任编辑: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