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评论

王骏:如何与小孩讲“波士顿爆炸案”

【大纪元2013年04月17日讯】4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一场2万3千多名运动员参加的、为了提倡人类健康的快乐的体育盛宴瞬间变成血腥恐怖的地方。现在已知两枚炸弹爆炸、两枚未炸,造成3人被炸死,170多人受伤,包括一名8岁的小孩遇难。其中,一名女留学生吕令子已不幸遇难,她原是北京理工大学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原武汉大学毕业的女生周丹伶则受伤住院。这是继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遭受到的最恐怖袭击。看到充斥电视、报纸、微博社交媒体的血腥画面,大家不知道有何感想?我们怎样给下一代说明白这个事件?

每个父母可能都有自己的方式,不讲的话可能会让小孩自己乱想。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是个恐怖的地方,走路要小心,跑步要防炸弹,最好少出门;但是,这样会给小孩心理造成无端的恐怖,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滥杀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有善有恶,人不要学坏,不要去干这样的“伤天害理”的事。在让孩子多多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让孩子理智地面对邪恶,学会不要在精神上退缩、或者与其同流合污。

笔者仔细听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6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演说。奥巴马作为一个总统,好像在安慰着全体美国人,并给大家一种向上的勇气。在介绍了伤亡等情况后,奥巴马表明了这是一次“恐怖攻击”。接着他说,但是“美国人民拒绝被恐怖吓倒。”“如果你想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如何面对邪恶,那就是:美国人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无私、善念、无畏。”

记得911事件时,美国总统布希也把这类恐怖袭击定义为邪恶,甚至提出了“邪恶轴心国”是支持全球恐怖主义的后台。十多年来,美国国际政策都是围绕“反恐”而展开的,这个“反恐”战争,最后以将911事件首恶击毙而告一段落。美国的战争代价是巨大的,但是,发动这场攻击的人的后果也是不得善终的。

自古人类就有正与邪的较量。当然,正、邪的定义各有不同,常常会有决然相反的说法。但是,像911恐怖袭击、415波士顿恐怖爆炸这类的行为应该是一种邪恶的举动。

具体说来,人类近代已经把文明提升到战争不攻击无辜平民的层面,国际法公约,许多文明国家的做法都是不用军队屠杀平民的。中国文化中一直以来,也是谴责用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因为这种屠杀不是战争双方的格斗行为,而是真正的杀人。

大家对“邪恶”还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邪恶”往往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没有底线”、“没有人性”,而且是“针对平民使用暴力”的。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动不动就“不要命”的人是非常可憎和可怕的。把这种亡命习性推广到一个团队和国家,那种可怕是不言而喻的,不管用什么样的美丽名义和高亢口号。一个人、一个团伙、一个国家动不动就“不要命”、“草菅人命”,那么,人类和地球就会被这样的人折腾而灭、或者受到极大的伤害。反过来,让谁来担负起这个“要保命”的角色呢?如果我们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小孩,那将是担负这个“要保命”的父母和家庭极大的不幸。

现代社会的发展,把世界变得繁荣,但同时又非常的脆弱。楼房、桥梁、飞机、马拉松赛、球赛都会被人破坏而伤及无辜,造成对生命和社会的极大的恐怖伤害。在这种场合使用恐怖的人,可以说是“邪恶”的。如果一个社会、一个世界中有这样的一群人和团伙,那么,世界也就将不得安宁。可谓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些国人和朋友曾经为了911当街欢呼,被美国人看成不可理喻的怪人;也许这一次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了。一个8岁的小孩、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在观看马拉松赛时被装有铁钉的炸弹炸死,这样的惨剧,恐怕是无法向我们的小孩说清楚这种做法的正当性的。

415波士顿爆炸是一场惨案,纯粹的惨剧,至今也没有人和团体出面来承担。越是这样,越是可以让人们看清那是一次“见不得人”的举动,是一个极好的人类邪恶的典型例子。“人类中存在邪恶”,这一点应该让我们的小孩们通过这一次惨剧懂得。

(责任编辑:洪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