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菲国期中选举 3G痼疾成隐忧

【大纪元5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行健马尼拉12日专电)菲律宾5200万选民将于明天涌入全国各地的投票所,选出1万多个中央及地方职位,然而投票结果的可信度以及足以左右选情的“3G”,持续令多数民众感到担忧。

5月13日是菲律宾期中选举,也是对菲总统艾奎诺执政3年的民意检视,全菲律宾7万7829个投票所将于早上7时开放,直到晚上7时关闭,民众将选出参议院24席中的12席,重新选出233名众议员、58名众议院政党名单(party-list)席位;80名省长与副省长、143名市长与副市长、1491名镇长与副镇长,以及1万余名省议员、市议员和镇议员。

这是菲律宾继于2010年总统大选后的第2次“电脑计票”选举,尚无充分经验,在媒体不断揭发计票机运作瑕疵的情况下,民众对于选举结果抱持怀疑态度。

菲律宾政治暨选举改革研究所执行长卡席普(Ramon Casiple)向中央社记者表示,电脑计票选举即使有小瑕疵,但计票结果基本上可称公正,需要提防的是投票所外的肮脏动作。

根据前次电脑计票选举的经验,有不肖候选人用卡车载来大批“选民”,在投票所外大排长龙,让敌对阵营的支持者无法进入投票。此外,还有候选人利用地方势力,把投票所置于敌对势力选民不敢进入的地区。

卡席普也提到,菲国选举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3G:枪(Guns)、恶棍(Goons)和金钱(Gold)。

菲国许多地方政客养有私人武装部队,藉以压制或消灭敌对势力,对地方百姓则采“恩威并施”手段,用金钱来买票、以恶棍来威吓,此外还有来自菲律宾共产党游击队的骚扰。

从今年1月迄今,菲国警方记录了近70宗选举暴力事件,至少44人死亡,为此警方在全国动员3万警力,准备在投票日维持秩序。

菲律宾政治家族林立,在殖民思想的影响下,菲国选民早前的投票习性是“认人不认牛肉”,造成许多民选官员都来自同一家族,集政治利益于一家。

本届选举攸关执政联盟能否保持甚至扩大政治实力,让艾奎诺三世能继续推动改革措施,今年具投票权的菲国民众,有65%年龄在35岁以下,思考模式料与过去不同,选民要“人”还是要“牛肉”,估计两天后可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