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

迪文: 中美股市

【大纪元2013年05月02日讯】股市这两个字,不要说对于谈股色变的中国股民来说是苦不堪言,就连在键盘上敲击出这两个字,手也有点不听使唤。

股市上上下下,既有创出新高当然也会造出新低。而股海人士更应知道那句名言: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所以投入股市收益和亏损并存。

一个健康的股市并非只涨不跌,也非只跌不涨。涨跌之间是由经济本身决定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既可反映整体经济,又可以反映到各个行业,更可以反映到具体个股。一个业绩良好的个股,如果整个行业均非常健康,而整体经济又积极向上的时候,其自然具有投资价值,相反则异之。

通常,健康的市场与经济的整体表现密不可分,经济运行所表现出的各个方面的动态对股市起到提振或抑制的作用,而经济的基本面又决定了股市的趋势。这其中,三大因素决定了股市的合理波动。一是政策因素;二是整体的国际环境;三是微观的市场细节,它包含了所有的数据,比方说:GDP数据、失业率报告、消费者信心指数、耐用品订单、通涨率、生产者物价指数以及各主要行业的运行指标等。通俗的讲:被这三种因素左右的股市是符合逻辑的健康与合理的市场。按照这种原理来看看两个比较典型而又具代表性的市场。

最近道琼斯指数连创历史新高,突破08年金融危机前的高点。而中国A股,仍徘徊于2200点的水平,距金融危机前的高点遥不可及。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如果说股市的本质决定了股市的现象是乎有点耸人听闻,但事实不禁使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到了这一点。

中国的GDP2008年至2012年, 据报平均增长在9%左右,而美国的GDP,2008年是负8.9%,2009年至2012年平均增长差强于2.5%。也就是说,从GDP上看中国的经济表现远比美国强得多。

中国自1990年始(除1993年及个别年份外)一直保持贸易的大幅顺差。而美国自1970年代至今一直处在贸易的巨大赤字中。由此看,中国的贸易状况似乎远胜于美国。从数字表面上看,中国财政赤子的规模只是美国财赤的冰山一角,财赤所占GDP的比重远比美国低得多。

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从来没有超过5%。而美国的失业率最好的情况也超过了7.5%,最差的时候逼近了10%。就失业率而言,中国的数据可以说是美国人理想的目标。就上述几个最为主要的经济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应该是健康而强健的,美国经济是病态而脆弱的。

如果中美的股市都按正常而又普遍合理的市场方向继续各自的走势,那么毫无疑问,两个股市的表现就完全应该与现实情况颠倒,更不会有今天这样令人难解的落差。这其中的原委就是股市的本质了。

一,2012年美国标普500成分股的分红是2800多亿(相当于约176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7%,而在2013年标普500成分股按公布的情况来看分红至少比12年增加1000亿美元。美国股市的分红幅度增长惊人,公司向民众融资,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给投资人以优厚的回报,这种融资-回报,再融资-再回报的良性的循环促进了企业的更好发展。

比较一下中国的A股,2001年至2011年,中国股市十年间累计的分红仅仅只有7500.6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股市10年的分红都不及美国标普500成分股一年分红的一半。如果再算得精确点,中国股市10年的分红只相当于美国标普500成分股中10家公司的分红。另外,中国股民十年中缴纳的印花税和佣金也远远超过了十年中的分红。以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平安银行(前身是深发展A,1990年上市)为例:2012年的分红方案是其上市以来第二次分红,作为一家含盖全国的银行其分红的水平如此这般,简直不可思议。在澳洲,无论是四大银行还是其它地区性银行一般的分红水准在5%左右,并且基本上都是100%完税的。由此,中国的股市根本就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二,在过去5年里,标普500成分股回购公司的市值1万亿美元。标普500成分股的总市值在10美元万亿左右,按这样的数据核算,标普500分红加回购的年收益率是相当高的。

中国的股市,不断的融资才是正真的目的。IPO、配股、增发、可转债等等,融资的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乐此不疲。甚至有公司在年报中吹嘘其圈钱的能力与次数列A股之前列。中国股市没有有效的机制和完善合理的法规,说得通俗些就是群雄逐市巧取豪夺,上市公司圈钱无度,结果就必然是公司有钱,老板有钱,大股东有钱,股民哀鸿遍野。IPO的正真意义就是创造了大量的亿万富翁。

三,在美国经济中,国有的成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上市公司大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或本国的著名企业。在一个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度里,股市和企业即相互促进又彼此依存各得其益相得益彰。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值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和增长,美国股市的市值与GDP的比值基本上是100%。也就是说在如此巨大市值的市场里,所有公司参与其中,并在完善的机制里运作,公司、股东、投资人所具有的共同目标才是这个市场最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再看看中国股市血淋淋的现实:

2011年,中国的IPO融资2700亿,2012年中国的IPO融资990亿。而在二级市场上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等的再融资:2011年是4200亿,2012年是3600亿。

有所谓的权威人士证言: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在过往的50年中未有现金分过红。因此,中国的公司对于分红的做法是合理的。对此,不妨来看看其中的本质:美国的标普500成分股在过去的50年里,年平均增长是9%,而巴菲特的公司年平均增长20%,取消现金分红把红利作为再投资并且产生复合利润正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和成功之处。而通常,红利再投资,一般情况下公司还会有折扣。不知这些权威人士吃的是什么饭;读的是什么书;研究的是什么逻辑?

目前中国的GDP是50多万亿,公司总市值大概是25万亿,流通市值近20万亿,市值占GDP的比值不到50%。熟悉经济的人都明白,中国市场未来的走向会如何了,说好听点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或者说前景无限。但是,按照目前中国股市的现状来分析:未来,一个更大的陷阱在等待着中国的股民。各种融资的规模将更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过大量排队等候上市的现象,唯独中国有这样的奇观,其正真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能让股民知道的是:中国企业的市场参与率将大大提高并与国际接轨。

由于市场的缺陷导致估值和新股发行水平齐齐偏高。这种状况下,股民在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相当不利的位子。另外,部分公司上市前精心打扮粉饰报表,高估值增强了大小套现的冲动。这种特色的股市,股民必然由投资者变成撞墙的鸡蛋。一段时间里,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崩溃的原 因也正是于此。

中美股市的本质,是两个股市表现截然不同的正真原因,同样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五个年头,两个市场望其项背。美国股民喝着啤酒看着蓝天白云高谈阔论;中国股民在雾霾里低头暗数着亏损的数目。

近期,美国公布的数据一路向好,GDP、失业率、信心指数、耐用品订单、通涨率、生产者物价指数以及各行业的运行指标等等。美国的股市接二连三地创出新高。

中国的股市,在某种气氛下势头刚露出雾霾,颓势又让惶恐的股民如坠五里烟雾之中晕头转向。

举个例子或者说是笑话来结束本文:

最近,一家中国公司别出心裁地首创了世界股票市场的先例与发明。该公司的分红极富新意,股民分到的是避孕套、感冒药和爱滋病检测器这三件套。不知物品分红可以隐富猫腻和玄机,还是该公司审时度势根据国情在雾霾和H7N9的当口保证民众健康的励新之举。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