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高普考冲刺期 达人传心法

【大纪元6月9日报导】高普考将登场系列4(中央社记者叶素萍台北9日电)高普考最后1个月冲刺期,对准备公职考试有一套心法的考选部参事董鸿宗建议考生每科精选出30到50题,考试时题目要多看2遍,申论题篇幅要适当分配,即使不熟,也不能留白。

“考试就是老师与考生之间的心理作战,老师的题型会变化,但是,你一看到题目,就要知道老师想问你什么”。董鸿宗在考选部多年,出版多本考铨著作,也任过大学讲师,常给青年学子适时建议,今年考选部有2名临时雇员就顺利考取地方特考。

董鸿宗说,剩下1个月的时间,有实力的应考人,应该都已经把考古题分析得相当聚焦,最后这段时间只是收尾、再检视。

他建议应考人,每一科应该精选出30到50题上战场,每一个题型都有自己的见解,“到了最后这个月,要总整理,老师出什么招、你要用什么武器应战,心里要有底”。

其实读到大学,大家的资质差不多,“你会背、他也会背,凭什么赢?”董鸿宗说,最后就是看有没有把概念消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答题要言简意赅,不要迂回,‘关键字很重要’,关键字有答出来,老师就会知道这个考生有读,再加上独特的见解看法,分数就拿到了。”董鸿宗建议。

此外,题目一定要看仔细、多看2遍。他说,多年前,有一年高普考作文题目是“反省”,出题老师原意是希望考生从自我反省的角度发挥,结果当时台湾精省、冻省的议题正夯,有考生误把“反省”当“精省”,从精简组织层级、人事效率下手,完全文不对题。

董鸿宗说,申论题每一题答题时间、篇幅要适当分配、尽可能一致,不能露馅,“让人一看就知道你那题比较不熟、篇幅比较小 ”;即使是遇到没看过的题目,绝不可以空白,尽量找一个觉得最贴近的概念发挥。

他举例,以一科100分的法政类科申论题,若出4题,每题25分,考生答得再好、再熟,老师也不可能给出25分,考生能拿下20到22分,就已经算非常高分;所以,遇到自己再熟悉的题目,也是答完就要离开战场,不可恋栈,不能占用下一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