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国7效益到底有多少 开发环保各弹调

【大纪元2013年09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晴玳台湾高雄报导)为提升高雄商港世界竞争力,并促进大高雄产业发展,行政院于97年推出“高雄港市再造方案”,包括建设商港腹地、开发水岸环境及提升运输效能等。其中针对运输部分,交通部国工局于96年统筹办理“高雄港东侧联外高(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99年并通过经建会核定,此为国道7号前身。

国工局规划此东侧联外道之初,除着眼提高高雄港联外运输效能,并盼有效解决高雄都会区城际及都会交通壅塞问题。此系鉴于国道1号高雄段除了担负长途城际运输服务外,并肩负有市区通勤及高雄海空双港运输功能,国道1号高雄路段虽早于95年拓宽完成,但因重车比高达35%,迄今仍无法满足日益成长的交通量。

高雄港货柜吞吐量于96年达到最高点1026万TEU,近年虽略有下滑,去年仍达978万TEU,其中转运柜与进出口柜约占各半。由于国道1号南端未直达港区,以致常见各联结车、大货车奔驰市道,尤其是前镇、小港区邻近国1末端路段,屡见大小车辆争道,险象环生。

为满足1-5柜转柜需求,改善货客车共用市道现况,港务公司推出港区高架计划,并藉由高架道路系统衔接至国道1 号,盼能缓解市区交通乱象。然而随着高港洲际一、二期货柜中心兴建,以及南星自由贸易港区、游艇专区的开发营运,高雄港发展势将逐渐南移,因应新港区联外运输,高雄港务分公司副总经理钟英凤说,建国7 确有必要,否则大车为了行走国1,又将绕行市区。

市府交通局长陈劲甫说,国7开发不仅可纾解国1鼎金系统以南路段车潮,恢复城际运输功能;也可纾解高雄市台1线、台88线、台17线等壅塞路段的交通,并直接提供西南外海新开发区便捷的联外运输服务,减轻高雄市区交通负担。

钟英凤也指出,南星自由贸易港区目前正积极招商,推出LME专区、产业制造区、逆物流区与农产加值区等开标作业,盼藉由引进新产业达成群聚效应与加值创量效果。此外高港并规划与邻近工业区、加工出口区等连结合作,利用“前店后厂”及“区外加工”模式扩展各特区功能,增加自由贸易港区多元化运作弹性,而国7正扮演着重要的串联角色。

国道7号的开发,有人受惠,也有人受害;有人支持辟建交流道,争取使用路权;有人却忧心破坏生态及居住环境,为生存权益而誓死反对。住在大寮区拷潭里的乡亲们,日前扶老携幼赴市府抗议。一身朴素、上了年纪的农夫、农妇们对着记者及围观民众大吐苦水,他们无奈的表示,生活在与人无争的山垇,竟然也有生存危机!

乡亲王春发说,我们世代都是农人,靠着种田、种凤梨、水果维生,原本以为可以这样一辈子安分过日子,岂料国7要在拷潭开发,将要征收他的农地,叫他下半辈子怎么办?后代子孙又该怎么办?

王姓农妇也忿忿不平指出,政府第一次辟建1-3路,宣称车潮能活络经济,居民没有抗议,后来政府说要开辟88快速道路、又再次征收大家的土地,以前是亲戚的农地被征收,现在可能换自己当苦主。她说,征地开路完全没有替乡人带来好处,她每到88高架道旁的田里耕作,都得先捡拾自空而降的维士比空瓶罐及垃圾,一条88已叫人受不了,竟然还要再来一条国7!

(责任编辑:张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