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研究奈米线 台30岁学者登顶尖期刊

周苡嘉以“三五族奈米线”作为半导体元素 比现行硅奈米线功率更好、体积更小 成为交大最年轻登上《Science》的学者

【大纪元2014年0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72年次的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周苡嘉,与美国IBM华生研究中心跨国研究“三五族奈米线”,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刊登于顶尖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科学)》,创交大史上最年轻学者论文登上国际知名期刊的创举。

年仅30岁的周苡嘉以“三五族奈米线”作为半导体元素,并应用原子级自组装(self-assembly)技术,发现三五族奈米线比现在业界普遍使用的硅奈米线,功率更好,且能缩小半导体元件体积;接下来可望能应用在电脑、手机、数位相机等电子产品上,使3C产品的体积缩小、功能更好。

研究团队发现“磷化镓中的双晶结构”,是影响奈米结构规律成长的关键因素,并设计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三五族奈米线的设备,直接观察每个原子层的成长,成功解释三五族奈米线在稳定条件下,每个原子层的成长速率变化大的原因。

尤其三五族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可加入硅元件制程中,达到高功率、高频率的效果。交大校长吴妍华表示,周苡嘉可能是交大史上最年轻,达到此里程碑的教师。

周苡嘉在IBM华生研究中心完成实验,2年前返台任教,经过1年半的努力,才将复杂的结果分析出来,对于未来组装奈米材料结构有重要贡献。

交大表示,周苡嘉是该校有史以来论文登上国际期刊的最年轻学者,且在以男性为主的科学界中,周苡嘉的成就相当不容易,值得肯定。◇

(责任编辑: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