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下一波新兴产业 抓住创新契机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政伟台北7日电)台湾具备高素质人才,却欠缺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除第一桶金的创投资源,更需要与世界链接,放眼全球布局,以创新态度迎接新世代的产业革命,新兴工作或许还未出现,需等待人才开发。

Google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在“google模式”一书中,用“智慧创做者”(smart creatives)形容下一波新兴人才。全球在创新创业的创投领域方兴未艾,以色列、伦敦、爱尔兰、新加坡、芬兰前仆后继,国际先进国家都看到机会,台湾没有理由等待。

去年才被美国防毒软体公司高价并购的阿码科技,创办人黄耀文讲到创业,侃侃而谈当初在台湾创业募资时,整整3个月没有资金进来,募资对象从创投大公司到水电行老板都落空,后来去了硅谷1次就拿到资金。

黄耀文举以色列为例,有1年美国硅谷的创投会直接告诉投资者要在以色列举办,就是因为以色列已经打造出创投产业的名声,台湾绝对要以此为目标,跟上国际潮流。

梦想成为“耳机界Coke”的悦声志业董事长陈冠宏说,对于新创事业碰到的最大困难,一定是第1桶金,创投者对你的期待,绝对不会只是要谈你的理想,所以当年收到创业天使基金对他来说,真的是及时雨,也救了他的梦想。

Gogolook共同创办人郭建甫认为,在台湾创业不缺的就是人才,甚至日韩公司都认为台湾工程师厉害,什么东西都做得出来。反而当初一开始最难的就是钱。

郭建甫认为,台湾一流的人才都很保守,对创业却步,和社会对于创业风险大的想法有关,台湾应塑造创业的安全感,这需要公权力支持,才能翻转大家的观念。

“台湾对于创投这块了解还不够”,黄耀文直接指出问题,过去接触软体创业公司有段时间,在南港软体科学园区育成中心扶植新创公司的经验告诉他,台湾创新创业的格局不够国际化。

黄耀文提到,其实台湾软体业与创投界私下与美国硅谷有很深的联结,出国不是必要但绝对重要。他常常鼓励台湾的创新产业前进美国硅谷,藉由在硅谷创业的经验,可带进新观念给台湾,也让台湾人才的产业资讯能跟上世界前端。

在台湾以网路书签起家的圣洋科技共同创办人杨志伟打趣说,创业就像养小孩一样,3年是关键期,如果存活下来,就不怕它会死掉。现在外国投资客户寻问他产品市场,是针对国内消费或海外市场,他都反问,重点不是哪里的市场需求,而是这个新“应用”想要解决人类什么样共通问题,跳脱了眼光局限,市场就无限宽广。

谈到创业的生态环境局限,黄耀文担心台湾的法规制定与过去需要大资本的制造业有很大关连性,因此公司获利都是回馈给出资者。但软体创业不需要厂房与物料成本,在获利甚至上市后,应分享给每个参与创业的人才,在台湾却要面对法规限制。

郭建甫恳切地说,他愿意帮忙想要创业的优秀团队,也支持政府看到成效专案,希望创新创业园区成为台湾创业圈的领头羊。创业园区的建立,吸引国际人才进驻,有共事经验,台湾人才对国际竞争力有概念,才能追求卓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