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皇甫容:“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有感

【大纪元2014年02月10日讯】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小他一岁的仆人哈桑之间的故事。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线;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在阿富汗的传统中,每当举行风筝大赛时,不是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切断别人的风筝。善于切断别人的风筝线,尽管是胜利者,但是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能追到最后一个线被切断的风筝。

阿米尔的父亲作为成功的地毯商人,常常慷慨的帮助他人,尽管很喜爱自己的儿子阿米尔,但有时也很嫌弃他的懦弱。对阿米尔逐渐展露出的写作才华,也并不看重和在意。而小仆人哈桑,尽管面容丑陋,天生兔唇,但是他从不会伤害任何人。哈桑的善良和无私赢得阿米尔父亲的宠爱。因此,拥有一切的阿米尔总是妒嫉哈桑的勇敢,妒忌哈桑的信守和无私。

阿米尔12岁那年参加风筝比赛,第一次听到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不仅是一个孩子兴奋时喊出的话,而是像一句耀眼的承诺,闪烁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那年的风筝比赛,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奋力追到那只蓝风筝,以确保阿米尔的战绩。但哈桑在归途中,被恶毒的阿塞夫等人拦住,暴力的侮辱哈桑命他交出蓝风筝。心有灵犀的哈桑,在信守承诺中,完好的保护着风筝。面对阿塞夫的恶毒,懦弱的阿米尔蜷缩在阴暗的角落,注视着发生的一幕,却不敢挺身而出。

之后的日子里,受到良心谴责的阿米尔,以哈桑是下等人为由安慰自己。在胆怯和恐惧中,不断回避着哈桑的善良和坦诚。然而近乎发狂的妒嫉,致使阿米尔设计栽赃陷害哈桑,迫使哈桑一家搬出了阿米尔的家。多年以后,阿米尔移居美国,成为知名的小说家,尽管已经不记得家乡,但他还是会清晰的记得哈桑淡绿色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的宝石蓝色,记得哈桑的微笑,记得哈桑为他追风筝时靴底溅起的雪花,更记得哈桑所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天,阿米尔接到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的电话,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不过已经去世了。希望阿米尔能回阿富汗,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战乱中带走。得知消息的阿米尔,内心长久的悔恨与自责,痛苦与纠结,迫使他下定决心回到阿富汗。阿米尔为了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遭到阿塞夫的毒打。当身上的肋骨一根接一根被打断时,当上唇被打裂犹如哈桑天生的兔唇时,阿米尔却畅快至极的大笑着: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痊愈!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的心灵予以救赎。”阿米尔费尽周折救出哈桑的儿子,在心灵救赎的过程中,追到了心中遗失已久的风筝,放下了心中的愧疚与胆怯。

当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像当年哈桑无数次为他做的事情,以及父亲对他的期盼,成为敢于挺身而出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闪烁在心底的诺言,穿透着世俗的迷茫与沉默,像哈桑追风筝时,靴底溅起的雪花,以其特别的欢快和天真,消去了世界的纷杂与隔阂。当你敞开心扉,尽情的奔跑追逐那只遗失已久的美丽风筝时,心灵便会在义无反顾中改变的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