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中共两会结束 中国楼市大降价

浙开发商崩溃房地产成中国头号风险 京广一线城市楼盘也割价专家忧泡沫

【大纪元2014年03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综合报道)中共两会报告只字不提房地产调控,令外界惊觉中共调控房价已经失效,加速了大陆房地产降价抛售潮,从二、三线城市,蔓延到京广一线城市。资不抵债之下,大陆房企浙江兴润置业欠债超过35亿元(人民币.下同)无法偿还,成为内房爆煲的第一滴血。

[1]

房企违约事件将接二连三出现,外媒分析,过热房地产领域的过度投资是中国今明两年的头号风险。

违约频现浙江兴业破产

大陆首宗公司债违约——太阳能制造商上海超日的债务风波尚未平息,又一宗债务违约事件震惊市场。浙江奉化大型房企兴润置业负债约35亿无力偿还,其中,银行贷款约为24亿元,涉10多家银行,建行占12亿元。公司两位负责人沈财兴和沈明崇,因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早于3月11日移送检察院起诉。

对于外电报道指中共央行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救助兴润置业,央行3月18日否认,称未参加传闻中的紧急会议,亦未参与浙江兴润置业相关风险处置。

以往大陆企业债务违约,最终都由央行出面兜底救回,但央行明确表示将不予打救,引发投资者对国内房地产业前景的忧虑。评级机构标普及惠誉均指,将继续有小型内房企业出现债务违约,惠誉担忧,内地银行发放开发贷款时将进一步向大型发展商倾斜,加速市场两极化。

[3]

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昨日拖累地产及银行股急挫。汽车及燃气水务股亦偏软。部分金融与地产股持续走低,拖累沪深两市再次呈现震荡下跌,所幸部分大盘蓝筹股走势稍强,有助午后跌幅逐步缩减,守住2,000点整数关口。

[4]

一线城市楼盘降价促销

除兴润置业外,浙江杭州日前爆出一楼盘“楼王”降价跳水,成为马年内地楼市“第一降”,紧接着江苏常州一楼盘也传来大幅降价的消息。

上周末,位于北京大兴的万科一楼盘,以低于预期近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

据搜房网数据,今年3月以来,上海楼市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五成以上。与此同时,期内新房供应量达56.6万平方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当期供求比为2.5比1。

来自广州市国土局的数据显示,3月1日至7日广州11个区销售一手住宅1,340套,环比下跌41%,平均售价为11,987元人民币/平方米,较上一次调查下跌26%。特别是海珠区,销量下跌至86%。

《经济参考报》引述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房市势头转变已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延伸。从2013年房地产广告多是开盘热销、日光盘,到现阶段“打折、促销等不可能在2013年看到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房地产广告上”。

房地产是中国头号风险

多位经济学家指出,房地产泡沫的问题表现为空房较多,虽没有确切数据,但房地产市场泡沫一旦破裂,将非常可怕。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说,过热房地产领域的过度投资,是中国今明两年的头号风险。“在三四线城市风险特别高,2013年这些城市占据在建住房的67%。风险似乎没有完全被市场认识,部分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数据不容易获得。一些投资者可能被一线城市的热潮误导。”

曾多次警告房地产泡沫风险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席勒(Robert J. Shiller),3月14日在“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的数据,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衰退。

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主任韩家平曾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总体而言,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泡沫,与2012年同期相比,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上升了60.65%,一年之内财务安全指数如此大幅变化,说明行业内集聚的风险较高。短期来讲,房地产泡沫破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之一。

目前人民币连续贬值,专家预测,这将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价格居高不下的大陆房地产。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3月18日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表示,人民币贬值将会刺破大陆房地产价格泡沫。

人币贬或刺破楼市泡沫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可能是压垮大陆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大陆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全面调整,人民币贬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冲击将会更大,而房地产泡沫破裂,又可能造成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

陆媒报道称,人民币升值也可能是过去9年中国房价大涨的原因之一。当人民币将大幅贬值成为一种共识,以前进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的外资,就会撤离,撤离的方式之一,就是抛售大陆资产,尤其是房地产。

中共央视财经分析员牛刀3月19日在博客上写道:“2014年中国房价泡沫死期临近。”文章说,2月份出口数据暴跌,外汇占款暴跌,居民存款大量消失,人民币持续大跌,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短暂的,而是必然的,是长期的。充份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大萧条大崩溃。“5月份,信托产品1.7万亿开始到期,看看有多少违约的吧……中国经济形势已经在逆转,亡命之徒,还能嚣张多久?”

大陆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之下,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降价潮。继长江实业新年首个新盘“DIVA”降价25%开售后,另一大巨头新鸿基地产2月10日重推住宅项目“尔峦”,也声称最高劈价达45%,“降价风暴”弥漫香港新房市场。受此影响,二手楼市进入寒冬,颇多业主只得降价出售。土地市场接连出现“流标”,显示出开发商对后市态度愈加谨慎。

港楼受压陆客损手离场

有关大陆客亏钱卖楼的消息接连不断,一名砸下1.28亿港元买下山顶老牌豪宅La Hacienda一幢2,756呎独立屋的大陆客,最近以亏损600万港元离场;早前一名大陆客以2,265万港元购入大角咀豪宅“珑玺”,近日以2,200万港元易手,账面损失65万港元。拥有多个阳明山庄物业的大陆投资客,近日放售原价近2,000万的住宅,最终连釐印费等损手270万港元。

利嘉阁地产董事张伟文表示,2月份香港35项指标豪宅物业仅录48宗二手买卖,较1月份的65宗大减26%外,数值更创近10个月新低。

美银美林研究报告认为,香港房价需要至少下跌24%,才能让租金回报率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保持一致。

马来西亚投资银行联昌国际证券银行负责房地产股票研究的董事总经理安德鲁劳伦斯认为,如果特区政府不调低印花税,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楼价可能下跌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