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看见云林 龙宫夜宴拼观光

【大纪元7月13日报导】“看见云林”中部亮点专题之一(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13日电)“欢迎来到口湖!”朦胧月光下,咸味海风中,威严海龙王戏偶唯妙唯肖迎宾,端出文蛤、龙胆石斑,云林“龙宫夜宴”上菜。

交通部观光局和财团法人看见台湾基金会共同推动“中区国际光点计划”开花结果,在云林口湖乡养殖产地举办首场“看见台湾X龙宫夜宴”活动,独创美食剧场方式,以小农食材当演员,文化特色为剧本,将云林的在地故事搬上餐桌,创造“farm to table”最短距离。

7月10日傍晚,云林县口湖乡下崙金湖渔港边海风徐徐,远道前来的宾客,先步上堤防,品尝养蚵达人林志伟熟练以炭火烘烤的蚵仔、文蛤,新鲜是最佳调味,夕阳下摆荡的胶筏和蚵架剪影,美景助开胃。

入夜在海边登场的“龙宫夜宴”才是重头戏。总铺师郑志伟和廖胜芳,以当地生态养殖的海产,构思“龙王宝藏”(乌鱼子、乌鱼腱、乌鱼膘、黄金龙须菜)、“龙王借胆”(龙胆石斑)、“龙宫蛤蛤(取格格谐音)”海鲜羹,美味程度不输亮眼的菜名。

“口湖是台湾唯一水域大于陆域的地方!”口湖乡产业暨观光发展联盟协会理事长庄智清笑说,良好的天候和土质,造就口湖成为养殖之乡。

庄智清扳着指头细数,全台95%蚵仔来自口湖,65%的乌鱼子也来自口湖,还有文蛤、鳗鱼、扁鱼、虱目鱼等,全台几乎有7成以上的养殖水产都是口湖出品,口湖乡可说一村一特产,协会目前在做的是串联行销。

近年政府倡导生态养殖,口湖就有数名达人级养殖好手,人称“文蛤达人”的林水清,为龙宫夜宴提供大又肥美的文蛤,使用的就是生态养殖法。

秀出一篮鲜美文蛤的林水清说:“生态养殖就是食物链的概念,养文蛤、白虾时,用金钱鱼、虱目鱼当工作鱼,让生物共生共业,不但省工,还可省2成成本!”

龙宫夜宴上,除了食材,另一个主角是在上菜间逗笑宾客的黄世志木偶戏团。师承布袋戏大师黄俊雄的黄世志,演出方式创新兼传统,这次为龙宫夜宴设计的海龙王、文蛤仙子等角色,一改往常的台语演出,说的是字腔正圆的国语,配合未来会越来越多的观光客。

看见台湾基金会计划主持人黄莉惠表示,中区国际光点从2011年起,陆续在台中、嘉义耕耘,串联区域产业资源和文化,让各角落的人文故事有机会在国际发光发亮。

她说,基金会第3年选定云林为开端,龙宫夜宴的诞生,不仅展现给观光客,对在地居民也具示范作用:“原来美食和文化可以这样结合”,进而在当地创造更多可能。

龙宫夜宴的食谱宝典,未来将透过口湖乡产业暨观光发展联盟协会传承,结合在地餐饮业者提供龙宫宴,透过小农食材、创新美食和在地文化,让观光客“看见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