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铁西线老电车线 近五百公里

【大纪元7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29日电)台铁频出包,电车线老旧是隐忧。台铁统计,西线“超龄”电车线有476公里,花东电车线虽新,但日益提升的运能,考验台铁的维护巡检人力。

二二八连假首日台铁电车线事故造成西线严重大误点,民众还记忆犹新;昨天台铁松山到台北站电车线又断落,所幸区间车驾驶反应快,紧急刹车,集电弓未卷入造成更大伤害,但仍造成近2万名乘客行程延误。

一条电车线,牵一发动全身。老旧的电车线是台铁西部干线自民国68年电气化后,亟需面对的课题。

一般电车线使用年限约16至20年,接触线则需定期更换,长时间没更换,易受不定因素故障,供电不正常,可能造成列车无法运行,发生误点甚至停驶。

根据台铁统计,全台环岛铁路中,西部干线有654公里的过期电车线,最“资深”的电车线已经34年历史。台铁已完成基隆到竹南约178公里的电车线更新,今年将更换南靖到后壁、路竹到冈山,共约22公里的电车线,但476公里的老旧电车线,仍犹如不定时炸弹。

北回线电车线虽然才“10岁”,花东铁路电气化后,花莲到台东的电车线去年才刚更新,不过,普悠玛号加入后,日益提升的运能,基层维护人员工作量大增,辛苦的工作环境,加重台铁人力缺乏、青黄不接的问题,大大增加铁道安全的风险。

台铁内部人员坦言,会计单位往往注重“固定成本”,质疑设备耗材“没坏为什么要换”,换来的却是极大的“变动成本”。

台铁故障发生误点后,第一线人员只能无奈面对焦急的大众,老字号台铁赔上形象,这些变动成本都大于设备的固定成本。

老旧设备问题,交通部长叶匡时也已注意,指示应以“生命周期”来看设备问题,而不是“有没有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