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民调:港民关注政治度创10年新高

【大纪元2015年0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综合报导)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发布的社会状况评价调查数据显示,香港市民对政治关注度评分创10年新高,达到了6.24分,对民生、经济问题的关注评分也较半年前明显上升,此举显示市民比以前关心社会。而对民生与政治的满意净值则维持负值,分别为负23点与负51点。

据香港《明报》报导,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这次发布的报告是去年12月进行的调查结果,调查于2014年12月19日至12月30日进行,以电话访问了1017名市民。

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政治问题关注评分上升0.35分,至6.24分,达10年新高;对民生、经济问题的关注评分亦较半年前明显上升,显示市民比以前更关心社会。港大民研计划总监钟庭耀将此归功于雨伞运动,他说,市民对民生、经济和政治关心程度,与上次调查完全一样,但关注评分却全比半年前上升,数字显示市民比以前关心社会,可以视为近期群众运动的正面作用。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民众最不满意的是香港现在的政治状况,年纪越轻、学历越高越不满意当前的政治状况:在18至29岁的受访者中,有76%的人不满现时的政治状况;30至49岁则有68%不满;50岁以上的就有53%,显示香港各个年龄层段有一多半的人对现在的政治状况不满。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77%拥有大专学历受访者不满现时政治状况,中学学历有63%不满、小学学历有45%不满。

香港《明报》2014年11月底透过问卷形式访问了3间分别位于港九新界中学的高中生,以及香港8间大学和2间专上院校的学生,共1032人。

调查发现,47%受访者最不满政府处理政治议题的表现,包括“政制争议”(24%)、“香港未能做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6%)、“问责官员能力不足”(7%);有46%受访者认为政府应优先解决政治议题。

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青年研究实践中心副主任黄昌荣分析,调查反映香港青年不再是政治冷感,政府若要回应青年不满,必须于政治和民生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若只推房屋、协助创业等措施,相信无法满足青年诉求。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自2008年以来,每六个月就进行一次香港人身份认同感调查,12月10至16日香港大学进行了最新的一次民意调查,他们通过电话采访了1016名香港市民。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对中国人和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分数均是有关指数自2008年开展以来最低的。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民研结果反映港人对北京的治港政策极反感,尤其政改事件上,中共中央采取“不理你亦不理‘理’”态度,意图扭曲港人对一国两制的思维,“(市民)会想稳守香港人的身份,(对国民身份)自然更疏离”。

2014年8月31日,中共江派的张德江操控中共人大通过议案,连关三闸,彻底封杀了香港民众真普选的要求,直接触发了9月28日爆发的、有二十万人参加的雨伞运动。

中共江派曾庆红的马仔、香港特首梁振英对示威民众施放催泪弹、喷射胡椒喷雾、过分使用武力把示威者打得头破血流,这些暴行激起了香港民众的不满,梁振英还在港人的雨伞运动中动用中共特务和黑社会人员殴打示威民众,这些导致了民众之间,民众与警方之间的严重对立,撕裂了香港社会。

责任编辑:林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