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嘉义囝仔拼创业 从一张餐桌开始

【大纪元12月14日报导】(中央13日专电)古者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昔有贾伯斯车库创业,林来疯发轫于队友的沙发,而吴哲民和志同道合好友发明“插头再见”的无线充电产品,则是围着一张小餐桌起头的。

创业不是扮家家酒或是请客吃饭,那可能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名利双收,也有可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的人生颠沛。

来自南台湾的嘉义囝仔吴哲民“古意又骨力”(台语:忠厚又勤快),2012年毕业挥别母校南加州大学(USC),曾请教许多离不开既有生活舒适圈的业界与同行怎么看无线充电的可能性,都劝他省省吧算了吧认命吧。

还好吴哲民没有被众说纷纭弄得扑朔迷离,他紧紧抓住USC商学院老师的提醒,20几岁不冒险不创业更待何时?难道有了家累才后悔?于是两个和他理念相同的伙伴组成创业团队。

他们白天在公司累得不成人形,晚上齐聚吴哲民蜗居的餐桌,以青春岁月为赌注交换脑力激荡和创意至三更半夜,也赔上周五周六周日的休闲生活品质,用意志与电路板及材料,在餐桌上燃烧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的精神。

结果也燃烧了银行账户的存款,而且烧光了一半以上积蓄,只剩不如放弃的焦虑感越烧越旺,看似山穷水尽,但是在全球最大群众募资平台Kickstarter发表的旗舰产品Prelude无线随身充电器,获得13万美元预购额。

随后母校USC也发现这个嘉义囝仔有潜力,把他纳入Viterbi Startup Garage Program,免费提供1年的办公室与设备,更协助他们这创业团队引进了资金130万美元,也孵化并成立了公司比撒列(Bezalel)。

公司取名比撒列也是有番典故,吴哲民说,那是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的人物,就像台裔球员林书豪戴着“为上帝而打球”手环的态度,这也是鞭策自己别忘记事业与公司属于上帝,“因为我是第4代基督徒”。

此外,比撒列是技艺非凡的天才工匠,“就像贾伯斯(Steve Jobs)与艾夫(Jony Ive)的合体”,所以他研发产品的核心价值不只重视消费者是否实用的体验,更讲求精美和包装,“我的产品都是艺术品”。

犹如公司的投资顾问、前美国电脑大厂戴尔(Dell)全球副总裁卡西齐(Zita Cassizzi)的建议,Dell产品虽然比苹果(Apple)强却卖得差,但他的前东家后来才搞懂,其实消费者买的是感觉而不是产品性能。

这些经验是吴哲民过去攻读机械硕士的教科书,没有告诉他的事,他也学得很快,今年5月比撒列发表首支广告片,与谷歌(Google)及亚马逊(Amazon)的作品同时入围纽约广告节决选,显然产品行销策略做对了。

当然,行销布局上轨道也得有紧密结合的工作团队搭配,才能相得益彰发挥战力。比撒列目前有15个全职员工,分属台湾与美国两个据点,其中5人在台湾负责研发(R&D)及亚洲市场通路,美国则包办行销与拓展市场业务。

过去台湾企业界开口闭口就是大陆生产台湾研发的垂直分工获利方程式,吴哲民则是把这套模式运用在台美之间,而且比撒列员工来自台湾、美国与中国大陆,他是如何领导并管理混血的工作团队?

“最好的管理就是愿景管理,也就是让员工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吴哲民说,如此公司员工都能成为A Player,如果还要人耳提面命,这都是B或C的Player,最好请他们走路,否则留不住A Player,反而劣币驱逐良币。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吴哲民从一张餐桌起头如今成就了一家公司,由科技本业,跨足行销、企业管理,又是无线充电领域的佼佼者,他正逐步厚植自己的实力,成为让别人站在他肩膀看世界的巨人。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