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彭博:中国一胎化政策 重男轻女效应难消除

【大纪元2015年02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乔丽雯编译报导)上周,中国发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重男轻女”的现象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每出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15.9个男孩出生,其严重程度高于自然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例(男105:女100)。

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限制中国已婚妇女只能生一个小孩,以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这促使存在“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准父母通过超声波判断胎儿的性比,从而进行性别选择性堕胎,造成男性出生率显着高于女性。

如今,这一累积效应已经显现,导致中国目前的男性超过女性3,300万人以上,数以千万计的男性可能因此一辈子无法找到伴侣。

彭博社报导称,中共政府最近试图通过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来改变这种不正常的趋势。但是,新的研究表明,这种善意的政策转向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人口效应从来都没有如此简单。

报导说,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地区的约65%的中国父母,在特定条件下允许生二胎,以减少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情况下被迫堕胎的情况发生。然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多子女家庭的男女性别比例更为失调。

根据2000年普查数据的一项分析显示,多子女家庭第一个孩子有51.5%为男孩,比例接近于正常的性别比例;但若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情况下,老二有62%为男孩,若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孩的情况下,老三是男孩的比例高达70%,后两者严重超过自然性别出生比例。

另一组基于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也显示,第二个出生的孩子男女性比比例为146:100;其中九个省份的男女性别比例超过160:100,但第一个孩子的性别比例接近正常水平。

2011年在黑龙江省报告的一组数据显示,该省第二个孩子的男女比例为113.45:100;第三个孩子的男女比例为147:100。

报导称,一胎化政策对孩子的性别影响最大的不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而是第二个孩子,而这才是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最重要原因。因为,若是允许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那么很多家庭会选择让第一个孩子自然出生(不论男女),但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便开始考虑性别选择的问题。

一胎化政策走到今日,错综复杂的因素变成一个难解的习题。

责任编辑: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