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

黄帝论道

名字叫“知”的人,在玄水边,遇见名字叫“无为谓”的人。

“知”问“无为谓”:“怎样思索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置身处事,才会安于道?用什么方法、取什么途径,才可得到道?”一连问了三次,无为谓都不回答。

在白水边,知登上狐阙山丘,看见狂屈(人名)。知便问狂屈,狂屈说:“我知道,可正要告诉你,又忘掉了。”

知回到帝宫,又问黄帝。黄帝说:“无思无虑,才懂得道;无所置身、无有所事,才安于道;没有方法、没有途径,才获得道。”

知又问:“我和你知道道,无为谓、狂屈不知道道,究竟哪个是对的?”

黄帝说:“无为谓是对的;狂屈有些接近;我和你离道还远得很。知道道的不说,说的便是不知,所以圣人施行不言之教。道在自然,不可言得;德在无心,不可行至。而仁是可以作为的,义是可以亏残的,礼是相互作假的东西。所以说:失去了道,而后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有礼。礼是道外化的华伪,是祸乱的开端。因而求道,就必得一天比一天减少华伪,减少了、再减少,直到无为,无为就无不为了。如果有为,就成就为外物,这时再想返回本源虚无,那就难了!人的生命是气的积聚,死亡是气的消散。了解变化之道,就不以死生为异,而把万物看为一体。你把喜欢的,看为神奇;把厌恶的,视作臭腐。而在另外人的眼中,臭腐又化为神奇,神奇又化为臭腐,所以整个天下,都通同于一个气,体道圣人珍贵同一。”

知又问黄帝:“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并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我问狂屈,狂屈心想告诉却不告诉,并不是不告诉,而是心中要告诉的被忘了。我现在问你,你知道道,怎么说离道很远呢?”

黄帝说:“我和你终究离道很远,因为我和你知道了道。”@*

责任编辑:梁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