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全球爆发股灾 震央在中国

陆股狂泻8.49% 港股创17月新低 新兴市场走资蔓延到发展国家

【大纪元2015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贺诗成香港报导)人民币贬值及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全球股市震荡。美股上周五急挫后,亚洲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沪指暴跌8.49%,创8年最大跌幅;香港股市跌5.17%,连跌7天;越南、菲律宾、日本和台湾的跌幅都超过4%,投资者纷纷撤出高风险资产投资,拖累欧洲股市也下跌。

虽然多国政府纷纷启动救市措施,稳定股汇市,但似乎无法抑制住这波暴跌。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收市后表示,香港政府暂时不会干预股市。有分析认为,今次股灾甚至比6月和7月的股灾影响更深远;而搅动股市风暴的震央就来自中国大陆。

沪指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港股创17月新低

虽然前一天大陆宣布万亿养老基金入市的明确规则,但中央托市无效。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一度最多跌9%,收市报3,209.91点,暴跌8.49%,创2007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两市板块全线暴跌,仅15股上涨,近2,200股跌停。沪指创业板跌8.08%,报2,152.61点。

A股大跌恐慌情绪蔓延至亚洲其它股市,港股低开803点后跌势未止,午后恒指最多暴跌1,273点,低见21,136,为2013年7月以来最低位。收市跌1,158点或5.2%,报21,251,连跌七日。大市全日成交达1,389.71亿元。约达1600只股份下跌,上升股份只有四十多只。

当中昆仑能源(00135)大跌18%,为最大跌幅蓝筹;最高成交金额股份是腾讯(00700),金额达60亿元,收市跌5%,报125元;港交所(00388)成交第三大,收市跌7%,报178.3元;刚刚升至亚洲新首富的王健林旗下的万达商业(03699)创上市新低,收市急跌17%,为最大跌幅国指成分股。

24日中港股市大跌。(余钢/大纪元)

亚太股市创三年新低 新兴市场爆走资潮

亚太股市创三年新低点,全球各市场担心中国经济现状或带动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纷纷撤出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

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大跌逾4%至三年新低点。从日本到马来西亚的众多股市遭受重击,日股日经指数跌3%,澳洲股市跌至一年半低点,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跌幅3.6%。台股加权指数跌7.2%,为1990年以来最大跌幅。

不过,日元汇率强劲攀升,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日元等安全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的13个月内,19个最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净流出总量达到9402亿美元。多位分析师都表示,今次股灾,预期新兴市场资金撤走潮将愈演愈烈,尤其是这一两个星期明显加剧,资金也陆续撤离港股。继中资股重返股灾价后,昨日大蓝筹蓝筹股全线下跌,如大笨象汇控(00005)收市报62.1元,下跌4.31%,显示市场沽压气氛浓厚。

上周全球股市经历黑暗一周

上周全球股市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的一周。新兴市场股市今年已下跌15%,多个国家货币兑美元创多年来新低,货币贬值幅度在3%以上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高达17个。

从新兴市场到欧美国家全线下挫。美股更是遭遇“黑色星期五”,创下3年来最差的单周表现。

中港股市24日大跌,中环一家证券行的散户,普遍心情沉重。(宋祥龙/大纪元)


中港股市24日大跌,中环一家证券行的散户,普遍心情沉重。(宋祥龙/大纪元)


中港股市24日大跌,中环一家证券行的散户,普遍心情沉重。(宋祥龙/大纪元)

散户心淡不敢入市 分析料股灾较6月严重

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在中环一间证券行里,面对大跌市,散户个个心情沉重,不愿意多谈。有散户担心熊市到来,港股或下试2000点,暂时都是持观望态度;也有散户表示,A股大跌拖累香港股市,不知跌势何时是尽头。

经纪林小姐就指,无法预料后市走势,但全球股市下跌,香港也难独善其身,故看淡后市。不少客户都沽货,改持现金,亦有客户选择低位捞底,比如买入蓝筹股汇丰或者港交所。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预期,今次股灾比之前影响更深。“很明显今天的跌幅比之前的一两个月,恐慌性更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之前的跌市,中央说有暴力救市,但暴力救市之后,市场跌的结果更跌过之前的低位,所以见到投资者的恐慌和失望都很大,令跌幅非常的大。”

其次股灾从中国蔓延到全球,导致新兴市场的走资潮愈演愈烈。“今次股灾触发点是由人民币贬值所引起,加上大陆制造业、出口数据都很差,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加上美国传加息,以及各国将货币贬值,令全球经济都受到拖累,所以造成今次的股灾。”

虽然中共当局前一天宣布万亿养老金入市政策,但张智威认为,此举也难以挽救股市,“这一万亿不是随时到位,最快市场预计是一年后,远水似乎救不到近火。”他预期港股后市仍波动,但就中长期投资而言,港股属于严重超卖,已经连跌4个月,不少股份股值都相当便宜,他认为蓝筹股现在不是沽货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买入。

不过新鸿基金融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认为,现在股市信心还没有恢复,加上市场诸多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国加息、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人民币持续贬值等,预期后市仍波动,建议散户不要趁低捞货,等市场回稳,再去入市。“看定一些,戒急用忍。”

他表示,中港股市大跌,一方面是因为中共当局没有大力救市,虽然有少量资金买入中石油股份,但效用不大,所以见到大的抛售压力,加上市场预期中央上周末会出降准等措施,但预期落空,令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所以股市走势受压。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指,虽然国家队有出手买入中石油,但对于市场气氛没有帮助,“股市失信心,变成股民没有意欲去买,如同丢钱去咸水海”。他最担忧的是,经济不景气之下,大陆公司赚不到钱,只是沉沦下去,令社会充满很多僵尸企业,股市更加差。

对于多国推出救市措施,他认为效用不大,而且赞成香港政府不救市,“不干预好过干预”,他预期港股本周走势或靠稳,因为已经连跌3个星期,但9月或会继续下跌。

祸起人民币贬值 拖累全球经济

英国《金融时报》8月24日报导,中国曾经因要稳定人民币抑制过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体系处于崩溃边缘之际,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并出台了四万亿刺激举措,从而提升了从澳大利亚铁矿石到美国汽车等所有物品的需求。

而今天,中共却让人民币贬值了,这犹如蝴蝶搧动了翅膀。英媒报导说,分析师乃至一些要求匿名的中共官员表示,中国已经处于静悄悄的经济危机当中,而且没有足够的工具来应对这场危机。

Wigram Capital创始人、因率先预测到上世纪90年代亚洲危机而获得赞誉的人士之一罗德尼‧琼斯(Rodney Jones)表示,中共政府让人民币成为更灵活货币的决定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要比官方数据显示的弱得多。中国旧日的经济模式已经崩溃,而中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政策菜单了。

大和证券亚洲首席分析师赖志文认为,人民币贬值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源头之一,“因为你10年的市场预期一下子破坏,大家都看人民币看涨,没有想到它跌了,突然间变了一个新加的风险。我之前也说,人民币跌衍生一些债务的问题,现在突然间市场很关注这些问题”。

是否会重演7年前的金融危机呢?他表示,今次股灾和上次性质不同,“7年前那次的震央是在美国,今次是在中国,哪个严重一些暂时不知道”。

瑞信亚洲首席分析师陶冬也撰文表示,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中国汇率和中国风险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焦点。市场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聚集各种风险,因此在调整风险溢价。资金赎回压力巨大,带来进一步的市场下行压力。

黑暗周期或刚刚开始

《华尔街日报》报导认为,中国股市周一暴跌,已回吐今年全部涨幅,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震动了全球投资者,亚洲市场整体下挫。

引发本轮抛售的核心因素是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可能大幅滑坡。中国8月11日意外地让人民币贬值的行动及一系列疲弱的经济数据使市场猜测,中国经济放缓的步伐可能比预期的更为猛烈。

近期影响市场的因素中,国企改革突然逆转,汇率贬值导致的市场冲击不断发酵,叠加极度疲弱的经济数据,A股市场第二次反弹夭折,市场担忧再现90年代亚洲经济危机。

分析认为,A股的黑暗周期或许刚刚开始。

目前全球股市大跌,美国加息预期,热钱加速流出新兴市场,这对成交量日益萎缩的A股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未来的下跌不亚于6月末的股灾。

此外,金融危机“七年一循环”似乎正在到来。

美国道富银行(State Street)的“风险先生” Fred Goodwin根据花旗的“经济意外指数”呈现的周期性情况,认为目前该指数再一次处于历史高点水平,现在是严重恶化的时候,这与其它的实际高频经济指标相一致,暗示未来市场情况将出现恶化。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全线崩盘

另外,股市低迷也蔓延到大宗商品市场。据FX168财经网报道,由于对中国经济忧虑弥漫,市场普遍担心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会拖累该地区其它经济体,打压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全球大宗商品8月24日(周一)亚市早盘创下新低。

油价也受到打击。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创下六年新低,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周一美国原油跌破40美元,最低至39.3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处于每桶45美元附近。

煤炭方面,2016年指标API2期货合约已在上周触及12年低点,澳洲纽卡斯尔(纽卡素)或南非Richards Bay港口等主要指标实货也已(或即将)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巴克莱银行表示,“考虑到中国经济放缓、供应过剩和强势美元等结构性不利因素,可能不用过多久大宗商品就会重新进入长期跌势。”

市场疲弱不仅影响能源价格,也影响到工业商品价格。周一上午,指标期铜报每吨5,000美元左右,与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相仿;中国铁矿石指数近期虽有反弹,但仍保持在纪录低位附近,报在每吨55美元左右。

大宗商品市场崩盘也影响到迄今表现不错的其它领域。受中国股市重挫拖累,主要纳入中国太阳能企业的MAC全球太阳能指数(MAC global solar index)自4月以来几乎腰斩。

责任编辑:杨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