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大陆公募拉响清盘警报 141只基金低于清盘线

【大纪元2016年0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2016年中国股市仅仅开盘12个交易日,沪指已经跌穿了3,000点,股市大跌不仅抹去了去年8月以来“国家队”救市的涨幅,也使大陆的基金损失巨大,有陆媒称近千只私募基金净值极速下降,面临清盘。而141只公募基金规模也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清盘线,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分级基金、发起式基金和ETF联接基金。

公募基金受重创

2015年前半年大陆A股大幅上涨几近疯狂,同年新基金发行创下历史之最,但随着A股下半年陷入股灾,新基金发行也带来了负面效果。据每日经济新闻1月18日报导,截至2015年底,在141只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的公募基金中,有13只成立于2015年,占比接近10%。

根据规定,公募基金的清盘线为规模小于5,000万元;而发起式基金考察的是成立时间和规模,如果成立的第三年年末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则面临清盘。

据大陆金融数据服务商Wind的统计,这141只基金成立于2005年〜2015年间,主要集中在2011年至2015年;并且自2011年起,每一年的基金发行都有了明显提速,到2015年更是达到顶峰。数据显示,2015年新基金成立数达到了创记录的825只,甚至超过前两年的发行总和。2014年、2013年、2012年和2011年分别发行368只、401只、285只和225只。而年末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中,竟然出现了2015年成立的基金。即这些基金在运行不满一年的情况下,赎回压力竟和部分老基金相当。

实际上,2015年成立的基金中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为数不少,但绝大部分使用了“发起式”来成立,暂时躲过了清盘线的压力,不过仍面临成立第三年时的规模大考。2015年底,2012年成立的首批发起式基金中已有2只触及清盘线。

新成立基金出现大幅亏损

据《中国基金报》1月17日消息,去年成立的新基金目前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而且不少亏损幅度惊人。

统计显示,去年基金公司发行超过800只新基金,首发规模高达1.6万亿元,发行基金数量和规模双双创出历史记录,然而,随着股市在去年6月15日之后开始大幅杀跌,基金收益急转直下,新基金大面积跌破面值,甚至深度套牢。

报导总结了各类基金亏损的状况:1、靠天吃饭的指数型基金,包括分级基金基础份额在内,多达67只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最大亏损高达59.3%。2、仓位下限达到80%的主动股票型基金,去年频现百亿规模,然而,截至目前,有多达33只主动股票型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过20%,最大亏损高达50.7%。3、基金公司发行的大量号称“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有63只成立以来亏损超过20%,最大亏损达到49.3%。4、全球股市动荡QDII基金也遭殃,6只QDII亏损超过10%,最大亏损达21.7%。5、股市暴跌二级债基受波折,最大亏损达到6.39%。6、股市暴跌保本基金保本难,最大亏损2.6%。

截至今年1月15日,沪指收于2,900点,较去年6月12日股市高点下跌2,265.38点,跌幅达43.85%;创业板指数收于2,112.9点,较去年6月12日下跌1,786.81点,跌幅达45.82%。两大指数7个月双双跌去四成多。

基金经理匮乏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投资活动。

每日经济新闻报导,该媒体记者统计了2015年之前成立的、旗下有3只及以上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基金公司产品,结果发现上榜的64家基金公司中,仅19家可以保证基金经理数量和基金数量一对一,其余三分之二均无法满足。最夸张的莫过于宝盈、金元安顺和东吴基金公司,如果将基金经理人数除以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数量,得到的数字分别为0.27、0.33和0.33,即表示,每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2到3只基金。

报导称,在2015年12月中旬所做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106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一共1,203位,同期基金数量为3,890只,每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3只基金。#

责任编辑:李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