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中史科修订引香港教育界反弹

疑精简政治史 忽略朝代衰乱 学生忧失去历史核心

协会教育研究部副主任陈仁启(左)质疑修订精简政治史,只重视兴和治,认为不应只强调大一统的思想,乱世都值得反省和借鉴。中学生议会候选人邝澔仪指,即使增加文化史未必可提升学生对中史科的兴趣,强调中国历史科是要以古借鉴,如果连朝代的覆亡都不熟悉,已失去历史的核心。(蔡雯文/大纪元)

【大纪元2016年10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教育局上月底就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修订展开一个月咨询,昨日在一电台论坛,不少教育界人士反对修订,中学生代表则表明加入香港史不可能增加身份认同感。

初中中国历史科修订课程提倡“古今并重”,将历朝历史“化繁为简”。其中在中三更首次增加本港近代史课题,除了教授清末民国时期的香港发展情况,亦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香港情况,包括“改革开放前后香港在国家发展角色的转变”以及“回归后的香港”,更会强调香港自秦朝就是中国版图一部分。教育局称,修订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香港重要史事的认识,了解香港过去发展的历程、及与国家的关系,加强对社会、国家的归属感”。不过咨询文件没有提及对香港发展影响甚深的六七暴动和六四事件。

修订初中中国历史及历史课程专责委员会委员李维俭在港台节目《城市论坛》上指,修订是希望一改历史科的沉闷形象,增加学生的兴趣,又解释修订并非将政治史删减,而是加入文化史等可令课程更全面,“将冗赘的史实精简,但又不失时代的脉络和发展面貌。”又指增加香港史是因为学生有需要认识香港的历史。

业界反驳中史沉闷说法

不过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则反驳李的说法,他认为现有中史课程不差,除非有更好的课程才需要修订,他不同意李以中史科闷做借口修订,“我觉得你是在用障眼法”,事实上并不是初中中史科有问题。又形容今次修订是继2002年课程改革后“补第二枪”。他认为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人员应到场说明,不明白当局为何一直回避问题。他忆及当年在咨询会上很多教师都哭了,“我不说是痛苦流涕,或心痛欲绝,当时的课程发展处根本不理。”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育研究部副主任陈仁启质疑精简政治史的做法,只重视兴和治,乱和衰则少了,“一个朝代的治和兴固然要学习,一个朝代的乱和衰都是值得我们反省的。不应只是强调大一统的思想,其实乱世都值得我们去反省和给后人做借鉴。”他表示,不反对在中史科加入香港史,但如何加入就值得斟酌。

中学生议会候选人邝澔仪则指,要背诵许多资料才是同学对中史科没有兴趣的最大原因,她认为再增加文化史未必可提升学生的兴趣,又说中国历史科是想以古借鉴,质疑如果连朝代的覆亡都不熟悉,已失去历史的核心。邝澔仪并强调再增加香港史亦绝不可能增加国民身份认同,“他(吴克俭)的确是有政治的考虑,因为想加强国民的身份认同感,及同学对社会和政治的认识。”

李维俭在节目后被问到是否有政治压力及对六四的看法,他说:“我认为加六四进去是无可厚非的,六四事件其实是中港互动的一部分。”又说自己没有受到压力。◇

责任编辑: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