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捕获汉他鼠没即时通知 疾管署认疏失

【大纪元2016年11月30日讯】疾管署今天表示,9月在高雄国际航空站捕到汉他病毒鼠,但没有即时告知。虽未酿成疫情,疾管署承认疏失,将检讨内部流程并相关处分。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9月在高雄国际航空站捕获钱鼠送实验室检验检出汉他病毒阳性,当时并未立即通知航空站,日前与航站定期召开卫生小组会议时,才告知并要求加强环境清洁与防鼠措施。

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表示,疾管署例行会在航站、港区捕鼠检疫,9月捕到汉他病毒鼠,截至目前仅这只钱鼠被验出汉他病毒,未再捕获带有病毒的鼠类,且没有造成疫情。

汉他病毒出血热由感染汉他病毒引起,为人畜共通传染病,在自然界的传播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尤其是环境中常见的老鼠,人一旦吸入或接触遭鼠粪尿污染带有病毒飞扬的尘土、物体,或被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即可能受到感染。

感染潜伏期数天至2个月,一般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倦怠、腹痛、下背痛、恶心、呕吐、不等程度出血现象并侵犯肾脏等。

根据疾管署统计,公元2010年到2013年,在航空站、港区共捕获3088只老鼠,其中6%带有汉他病毒。不论鼠类有没有带有病毒,抓到都会灭鼠。

庄人祥说,事件起因是作业人员在检验结果出来后,忘记通知航站,确有疏失,将检讨内部作业流程,并加强与航站沟通。疾管署已于航站内多处放置捕鼠器,随时监控航站鼠类状况,并持续加强航站环境清洁与防鼠等措施。

疾管署表示,落实“不让鼠来、不让鼠住、不让鼠吃”3不政策,可有效预防感染汉他病毒,民众平时应留意生活周遭老鼠可能入侵的途径,注重环境清洁与卫生,并采取相关防鼠灭鼠措施。厨余或动物饲料应妥善处理,同时清除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仓库、储藏室等。(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