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北北门重现风采 今昔两照片见证百年变迁

【大纪元2016年02月14日讯】台北市政府拆除忠孝桥引道,国定古迹北门解开39年枷锁,清代古城门风华重现。许多民众2月14日前往参观,拍照留念。收集许多台湾历史资料的“秋惠文库”在脸书粉丝团,分享一张百年前北门的照片。从今昔台北的两张照片做对比,读者可看出百年的历史变迁。

台北市政府除夕凌晨开始拆除39年历史的忠孝桥引道,让清代古城门–北门重见天日、正式亮相。台北北门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正式名称为承恩门,由于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驻台湾的地方官员皆由承恩门入台北城;有别于一般平民由南门入城而有所不同。

15日台湾过新年年假结束,将恢复上班,也是忠孝桥引道拆除后第1个上班日,北门“承恩门”也重新开放民众参观。许多民众今天(14日)前往新观光景点拍照留念。台北市长柯文哲表示,北门为重要古迹,拆除忠孝桥引道是台北西区门户计划的第一步。他强调,台北车站周边期待藉由“西区门户计划”,展露首都国际门户意象,同时也变身为饶富百年历史景观的城市景点。

“秋惠文库”收集许多台湾历史资料的,2月15日在脸书贴出一张百年前北门的照片,并贴文:“台北北门忠孝桥引道拆除提前结束,秋惠文库突然在梦中看到约110多年前从北门城外往城内远望的交通样貌。”(秋惠文库脸书)

此外,据中央社报导,“秋惠文库”在脸书贴出一张百年前北门的照片,并贴文:“台北北门忠孝桥引道拆除提前结束,秋惠文库突然在梦中看到约110多年前从北门城外往城内远望的交通样貌。”该照片由城外往城内拍摄,当时的北门还有城墙,画面可见行人来来往往,人力车亦穿梭其中。

台北市文化局日前表示,北门建造年代为公元1882年,比北门城墙早了2年,当时走出城门可以连通闹区大稻埕,同时也是清廷官吏进出台北城的必经门户。文化局说,20世纪初期总督府进行市区改正计划,拆除了阻碍发展的城墙,不过5座城门中,除西门外,其他4座则幸运地以重要史迹的角色保存下来。

文化局表示,战后,北门在都市建设发展、古迹保护意识的潮流中,成为唯一被“原貌”保存下来的城门,其他3座城门,则在1960年代纷纷被整修为代表中国正统的北方宫殿楼阁样式,原貌尽失。#

责任编辑: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