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文史】汉代牛耕与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关系至大。从两汉史料记载可知,凡引进牛耕和犁耕的地区都是田畴垦辟,百姓丰足。

汉代牛耕,一般是二牛牵一犁。西汉赵过行代田法,是“用耦犁,二牛三人”。东汉崔寔所提到的辽东牛耕也是“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崔寔‧政论》,见《全后汉文》)。

出土的汉墓壁画和画像石里的牛耕图,多是二牛牵一犁。如山东平陆枣园村王莽时期墓的壁画牛耕图、江苏睢宁双沟画像石牛耕图、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以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牛耕图。山东滕县黄家岭东汉牛耕画像石为一牛一马,而一牛一马等于二牛。未见一牛牵一犁的记载,出土文物也只有山东滕县滕道院东汉画像石的牛耕图是一牛牵一犁。

汉代铁农具的使用比战国时期更广。汉代人有这样的话:“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盐铁论‧禁耕篇》)这意味着农业生产的繁荣与铁制农具有莫大关系。

丙吉问牛的故事

牛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所占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视为国之根基。牛的健康与否关系王朝的运程。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到,一旦发生牛疫将会出现垦地减少,谷贵而致民流亡。

汉宣帝时丞相丙吉问牛的故事就是证明。

《汉书‧丙吉传》记载,“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故事是说,暮春的一天,丙吉外出,遇到行人斗殴,路边躺着死伤的人。然而,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下属感到很奇怪。

过一会儿,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让车伕停车,并对一个骑马的随从说:“你去问问那个农民,他赶着牛走了多少里路了,为什么那牛会喘气不止?”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

丙吉回答:“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来处理就行了,我的职责是适时考察其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丞相是国家高级官员,这些事在路上过问是不妥当的。牛的事则不同,是国家大事。如今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么现在的气节就不太正常了,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过问了牛的事儿。”下属听了,心服口服。

牛对于农业社会的重要,称作国家根基也不过分,如果牛染上瘟疫势必影响农事,粮食或会歉收。没有粮食,百姓可能会遭受饥寒之苦,这些都是国之大事。所以,丙吉作为丞相,问牛而不问民众斗殴的事,说明他深明牛的问题关系着王朝的命运。

唐代韩滉五牛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唐代韩滉《五牛图》有乾隆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像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这是千载之后,乾隆皇帝依然赞赏汉代丞相丙吉问牛的故事,说他关心百姓疾苦,一心为国。

牛疫对古代王朝伤害很大。东汉明帝时,刘般上言:“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后汉书·刘般传》)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书:“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后汉书‧章帝纪》)这些记载,显示东汉政府对于牛疫非常重视,牛疫一来,农业生产受损,民众可能会遭受饥饿之苦,可能流离失所,社会可能因此出现动荡。@*

责任编辑:谢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