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爱情

后来我懂了 

少年不知爱滋味,及至知晓已成年。(fotolia)

梁祝同窗情契合

化蝶离世心甘愿

少年不知爱滋味

及至知晓已成年

人的感情随着年龄,由简单逐渐的变得复杂,而人的爱情,也随着年纪从懵懂无知,而变得可以惊心动魄的触动心头。

所以年少时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荒谬的情感,到了年长的时候,才体会出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又,是什么能够教人生死相许,终不悔。

在我少年的时候,约模十二、三岁,凌波和乐蒂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台港两地。

那时黄梅调几乎成了“唯一主流”,街头巷尾无处不传唱,不会唱黄梅调,不晓得梁兄哥的人,定会被讥为是社会的边缘人,不入流,哈。

梁祝上演的时候,每到下午四点多,我的伯母要不是拉着堂姊就是拉着我一起去看“十八相送”,所以梁祝全片、片段,我前后看了十一、二次之多,远超过同年龄的小孩。

凌波随片登台的时候,整个台湾为之疯狂,大家争相一睹,连我的伯母都毫不吝啬的打造了一面金牌项链,准备给凌波挂上。

要知道,那时台湾的经济才刚开始起步,民间社会并不是那么的丰裕,金牌项链是结婚时才会去打造的东西,可说是极为贵重。

所以说迷得疯狂,轰动得震动了整个台湾实不为过。

数十年后的前天,听到电视上播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来的黄梅调,是那么的熟悉的“诱耳”的吸住了我,因为它勾起了我的乡情和童年。

于是我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静静的、细细的看完了整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竟然对于这部发黄的老影片,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动。

因为现在的我了解为什么梁山伯在知道祝英台被其父许配给马文才之后,会“‘急’极攻心”的吐了血,会一病呜呼;为什么祝英台会奋不顾身的投坟与梁山伯同葬一穴;也明白那“化蝶”所代表的生死相随永不分的意涵。

对男女感情的懂与不懂,此刻判然。

年少时真的是无知,必须经过一些,对有些人则是无数的,在感情上的挂怀揪心,才能晓悟爱情的伟大、可贵和可怕。

或许有些夫妻从没有过爱情的悸动,然而能够相守一生,生儿育女,白头偕老,这样的人生,或许应该庆幸没有过那种椎心的悸动,不需经历那种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过程。

哈,也许我这样说,显示的是,我已经年纪老大了,没了热络的情绪了。

后来:

乐蒂遇人不淑,自杀身亡,一缕香魂无处寄。

凌波嫁给了当时并没有多大名气的圈内人金汉,婚姻美满。@◇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