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农村赚钱这么难?

【大纪元2017年0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泓博报导)近日,中国大陆财经评论员江瀚发文称,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赚钱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想像。特别是在80、90年代之后农业万元户越来越少,主要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产品价格低等原因所致。

1月29日,江瀚在其博客《江瀚视野观察》发文指出,1949年之后,中共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就是提高工业产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让工业盈利。这是农村贫困,农业不赚钱的根源。

江瀚认为,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其实还在延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直接导致了农村的贫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经济动能不足。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将田地划分成一个个小块承包给农民耕种,没有形成大规模农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一家一户农民收入十分有限。

二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下降。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高端化、精细化,许多乡镇企业被淘汰,致使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衰减。

三是农产品价格低。农产品作为低级加工品,其产业附加值本身就不高,但在消费市场价格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好处,没能落到农民身上,导致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由于农民本身资本、技术等有限,收入渠道不多,农民财产性收入很少;来自于亲友的馈赠,子女的赡养等转移收入也不高。农村债务不断上升等也导致依靠农业致富的不易,让农民生活日益艰难。

其实,中国大陆农村问题远不只是这些。

多年来,支撑中国大陆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方面是农民外出打工收入。

现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人民网2016年5月29日报导,根据对河南、山东两个农业大县的调查发现,农村55岁以下的基本不种地,不想种,也不会种。

有网民表示,现在50岁以上的农民死光之后,中国大陆没人会种地了,也根本没人种地,没有后继劳力!14亿中国大陆人,只能等外国人供养吃喝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称,中国大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农村,农民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无法现代化。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