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德自然保留区昆虫急减 祸首疑为杀虫剂

【大纪元2017年10月19日讯】研究今天指出,德国研究人员记录到,数十个自然保留区里飞行昆虫的数量,在过去30年间急遽下降,农业用杀虫剂可能是罪魁祸首。

尽管在欧洲及北美都已详细记录到蝴蝶和蜜蜂不断消失,这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的报告却是1989年以来,第一份记录到飞行昆虫在德国普遍减少超过3/4的研究。

研究人员相当忧心,因为这些昆虫是重要的授粉者,也扮演食物链的关键角色,是鸟类和其他小生物的食物。

首席研究员、荷兰奈美恩大学(RadboudUniversity)的克隆(Hans de Kroon)说:“更值得警惕的发现是,飞行昆虫的减少发生在这么大的区域、而且比例如此的高。”

研究人员使用具黏着性的捕虫器,在63个自然保留区搜集昆虫,计算出生物总量,并记录长期演变。

过去27年间,他们发现昆虫数量平均下降76%,情况在夏天最严重,有82%。

研究共同作者、奈美恩大学的霍尔曼(CasparHallmann)说:“这些区域全部受到保护,多数也作为自然保留区管理。但即便如此,急遽减少的现象依然发生了。”

虽然研究并未明确指出减少原因,研究人员说,很多自然保留区都被农作区包围,杀虫剂可能是罪魁祸首。

克隆说:“整个生态体系都仰赖昆虫作为食物或授粉者,这个发现让以昆虫维生的鸟类和哺乳类生物的减少有了新脉络可循。”

他补充:“我们必须减少已知有负面冲击的事,比如使用杀虫剂。”

“我们也需要积极扩大自然保留区,减少接近农作区的自然保留区。”(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