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杉矶新闻

柬埔寨难民终成南加炸鸡大王

【大纪元2017年03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纯之编译报导)1970年代来美的柬埔寨难民吴麦克(Michael Eng)接手路易斯安那著名炸鸡(Louisiana Famous Fried Chicken,简称LFFC)连锁店已经有8年。LFFC如今在全美7个州和3个国家拥有148家分店,80%的加盟店都由柬埔寨人经营。炸鸡连锁店的原主与创始人迪昂(Joseph Dion)说,该连锁获得成功最大原因就是柬埔寨人。

吴和其他LFFC店主从不做广告或市场推广。LFFC炸鸡连锁在非裔、拉丁裔和工薪阶层社区很流行。开在91街和中央大街(Central Avenue)附近的LFFC分店就是很典型的一家该品牌连锁:透过防弹窗台面,店员向主要为非裔、拉丁裔的顾客供应炸鸡、炒面、豆沙饼和红薯等食品。这是吴当年买下原来的墨西哥夹饼老店,投入LFFC的第一家。《洛杉矶时报》特约记者Frank Shyong在其3月3日的文章《How Cambodians became the kings of beloved South L.A. fried chicken chain》对这位柬埔寨移民的创业故事进行了详细报导。

LFFC第一家连锁

1976年在南加创立该品牌的迪昂是密歇根白人,他带着新奥尔良大厨Paul Prudhomme的炸鸡配方,在1976年于Vermont大街和帝国高速附近开了LFFC的第一家连锁店。迪昂本来希望能由非裔老板来经营分店,因为这几家店都设在非裔为主的社区。但同时,他也将特许经营权给了一位柬埔寨难民。

迪昂的第一批连锁店很多都关了门,而柬埔寨人却逐渐接手过来。到2009年,LFFC连锁100多家加盟店中90%都是柬埔寨人所有。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吴的朋友。

迪昂说,他们工作勤奋,从不起诉迪昂。餐馆都是家族经营,雇用儿子、女儿和侄子、侄女等工作,用剩下的饭菜支付工资。

由于LFFC加盟店的老板多为难民,因而很理解所在社区中挣扎求生的低收入者的困境。整个连锁的柬埔寨难民吴麦克(Michael Eng)说,柬埔寨人老板通常极其节省,以薄利多销的策略与对手竞争。

难民当上连锁店老板

2009年,吴向家人和朋友借钱从迪昂手上买下了LFFC炸鸡店的品牌。他还回购了91街的那个店,支付了当初售价四倍的价格。一些开发商想在该处建公寓,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但都被他回绝了。

最近,他回到该店。他说,现在社区看上去干净和安全得多了。他已经开始构想扩大经营该点。他回顾四周,当初的记忆涌上心头:正是这家炸鸡店帮助他负担4个妹妹及一个弟弟大学学费,使他能支付他的Lexus的首付。他的汗水就滴在这里的地板上,溅出来的油灼伤了他的胳膊和手,其中一只手麻痹永远不怕油溅。

吴说,正是这些伤疤造就了今天的我。

逃难到美国

吴生在内战时期,在红色高棉进行种族灭绝(1975-1979年间屠杀近200万人)期间,他和数千难民一起逃亡到了美国。当时,吴只有18岁。他开始在一家LFFC炸鸡店做清洁工,这是他当时能找到的唯一的工作。

曾写了柬埔寨移民史的历史学家Erin M. Curtis说,吴的经历在洛杉矶的柬埔寨难民中很普遍。当时,大约有5万名柬埔寨难民安置在洛杉矶县,其中很多都患有忧郁症或创伤后精神紊乱。但福利和难民政策不断变化,他们获得的帮助越来越少。绝望驱使他们当中很多人落户在高犯罪率、低房租的贫困社区,并开始经营生意。

数千名柬埔寨难民都去了炸面圈(甜甜圈)行业,因为很多早期柬埔寨移民都从事该行业,有的买了商店,有的在该行业工作。

吴说,从经营炸面圈过度到经营炸鸡只花了很短的时间。有些开在公路边的LFFC餐厅还供应中国食品,许多柬埔寨人经营的连锁店都是盘下一家中式餐馆后加盟LFFC的,加盟后,菜单上只保留了中式外卖。

早期经营环境恶劣

那时LFFC连锁只有约50家加盟店,大多在南洛杉矶地区,之后该连锁就不断扩张。当时,洛杉矶地区种族动荡很严重。吴来洛杉矶才3周,就发生了暴乱,起因是打了摩托车手Rodney King的警察被宣布无罪。3家LFFC餐馆被暴徒烧毁。当时,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将钱投入南洛杉矶,而吴就乘着这个时机买下了它。

接下来的几年中,吴觉得自己从一场内战转入了另一场内战。第一年,吴的挡风玻璃就三次被子弹击中。他经营餐厅的第一天,警方就封了餐厅所在街道,调查一起凶杀案。那一夜,吴只好睡在店里,直到早上5点街道重开他才回家洗个澡。8点,他又返回开店,因为一天他也停不起。

整整6个月,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店里就他一人,他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每天挣一点微利。他没有钱做广告,因此他就到处散发免费样品,自己只吃剩下的鸡块。

他把整个积蓄都花在了炸鸡店上。他不能让它倒闭。所以,当警察在开店第一个晚上来查问他是否知道关于凶杀案线索时,他说,他什么都没看见。那次他的确什么都没看见,但他很快就想明白麻烦来时说得越少越好。

吴当时明白,生存之道就是在警察和帮派冲突中保持中立。他告诉毒品和帮派成员不要在他的店里从事犯罪活动。但他很少叫警察,因为他想维持和平。他在多家店里装上防弹窗台面保护员工,但从不买枪。他说,在柬埔寨他已经看够了暴力。

像许多柬埔寨人一样,吴内心的不安被他们在美国的经历放大了。他说,当他的店被歹徒闯入盗窃后,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警察穿着防弹马甲来到他的社区,请他帮助制止犯罪,但他们没有保护他的计划。他对警察说:“如果你们发生了不幸,市政府会给你家人钱。但是,如果我发生了不幸,我的家庭什么也得不到”。

融入社区 主教支持的炸鸡店

吴说,生存有时就意味着承担损失。如果一个顾客对炸鸡不满意,要求退款,他通常就会退款给客户,而不是叫警察。当发生严重争执时,他会指着自己的皮肤说:“我们都是有色人种,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尊重他最大的客户——非裔。他们中有些也越来越尊重他。随着他与社区越来越融洽,LFFC的炸鸡店的数量也翻了一番。

在Manchester 大道和Normandie大街的一家LFFC炸鸡店也是迪昂最早开发的加盟店之一,店主Heng Houn说,我们在这里度过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这也是我们的社区。

该店老客户特纳主教(Bishop Edward Turner)说,周边的环境不怎么样。这个社区公立学校资金一直不足,对年轻人的教育很失败。数十年的不平等使这个社区充斥着毒品和暴力,到处是流浪者。

社区许多生意一直由持续增加的外来人经营,这些人在其它地区也投资有资产。韩国商店主和黑人居民之间长期的矛盾为洛杉矶的暴乱埋下了伏笔。但特纳主教说,这家特别的LFFC炸鸡店却不同,他会一周三次光顾这里。他支持这家炸鸡店,因为他们融入了社区。◇

责任编辑: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