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华夏诗醇:“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作者: 陆真

【字号】    
   标签: tags:

【正见网2017年02月26日】

刘基:《古戍》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复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元末进士,曾任浙东行省郎中、高安县丞等职。为官清正,不避豪强,因一再受排挤而弃官归里,隐居读书。朱元璋起兵后,被邀请出山,协理军政事务,功绩卓著,为明代开国元勋,官至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年)辞官。卒后谥文成。他是元末明初的诗文大家。诗多揭露元朝暴政,同情人民疾苦,风格雄健。又是一位大预言家。著有《诚意伯文集》。

【注解】
古戍:古代的边境戍楼。山火:指战争引起的山林大火。 新城:指新建的城防。
地笳:胡笳长鸣,声震大地。殷:盛大,这里形容声势很大。笳:胡笳,一种管乐器,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军中常用为号角。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后世以九州代指中国。 虎豹:喻指贪官污吏。
四海:指全国。 桑麻:指植桑种麻,泛指种植庄稼。
迥:远。 云垂草:天边的云与草相接。指原野辽阔。
江空:江上因天寒地冻,而无船只来往。

【今译】
古营垒连接着遍野的山火,
新设的城防传来震撼的声声胡笳。
九州大地还有虎豹在横行,
四海之内土地荒芜,未能种上庄稼。
天边的孤云和衰草相接,
江面空无船只,唯有白雪盖黄沙。
荒野的寒梅,山火烧不尽,
常能看到两三朵绽开的梅花!

【赏评】
这首诗是刘基五律中的名篇,大概写于元朝覆亡的前夕。诗中主要反映元末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元代末年,由于民族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的军阀集团也纷纷崛起,相互兼并,攻城掠池,战火不断,造成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一片凄凉。诗的前半部分,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这种动乱的社会现象。战火熊熊,笳声阵阵,到处在拼杀,遍地是血与火。这样动荡的社会,势必带来惨重的恶果,即“虎豹”横行,“桑麻”无收,而且这并非局部的,“九州”、“四海”皆如此。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远处是孤云与衰草相接,近处是江面空阔雪盖沙,一派凄清、萧条和寂寥的景象。然而,诗人既看到战争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看到在这个动荡、黑暗的社会现实里,透出来的曙光和振奋人心的希望—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此联虽化用白居易的诗句,但意境却卓然不同!白诗是说: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这里的“野梅”(“野梅”隐对物是“官花”),却是另一番意境:战乱的大火声势猖獗,残酷暴烈,把一切都烧了,但野地的寒梅,本身是烧不绝的!它无须等到来年的春风吹拂。花儿尽管只有两三朵,但它毕竟代表着坚强不屈、凛然正义、超群卓绝的生命!而且是历经大火而仍然盛开着的,这是报春之花,是预示着严寒必会被驱除,人类的新春,定将胜临。这表现了诗人对社会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这首诗,内容含隐,意境深邃,情寓于景,体现出作者的沉郁、雄健的诗歌风格。

正是:
坚挺野梅有义魄,
品格超凡最卓越。
狂暴毒火烧不尽,
驱尽严冬,引领新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