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

言论自由 叶俊荣:郑南榕事件是重要起点

【大纪元2017年04月07日讯】今天是言论自由日,内政部长叶俊荣表示,1989年的今天郑南榕自焚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对台湾产生重要影响,里面相当多的理念和想法仍值得更进一步放大思考。

行政院去年核定4月7日为言论自由日,内政部下午在台大举行座谈会,法务部长邱太三、文化部长郑丽君、国防部副部长李喜明、教育部长潘文忠、行政院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主委顾立雄、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长许景河、执行董事郑清华、郑南榕遗孀叶菊兰、女儿郑竹梅等人出席。

叶俊荣说,1987年台湾解严,1989年郑南榕为追求百分之百的自由而自焚,那也是他回台大教书的隔年,这件大事在当时他们心中想像的是,“为什么已经解严了还有这样的事情”,许多法律还是在限制言论自由,如惩治叛乱条例、出版法等,“宪法”明明白白写着言论自由要受到保障,但在当时社会却受到箝制,因此在讨论“宪法”精神时,时常面对文本和现实不同的窘境。

叶俊荣说,1989年的自焚事件对台湾产生重要影响,之后几次的议题也都环绕着,有人说政府不喜欢的话就可能担心被抓走、担心突然不见的那种不堪,如今台湾经过20、30年的努力,不用担心讲了什么话会被关起来,但仍然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叶俊荣指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经过反省改革,所有人都在思考大家是不是能更清楚认知言论自由的内涵,有更深层的体会,随着社会的变化,理解过去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叶俊荣说,言论自由如今面临的3大挑战,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的力量,对任何一个国家、国民产生的影响;网路言论载具的革命性变化,有时候情绪性发言造成的伤害比实体伤害还严重;还有偏远地区的数位落差。关于这些课题“我们都准备好了吗?”,因此希望藉由今天的讨论,能迎接新时代的来临继续往前。

叶俊荣感谢郑南榕基金会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缘,把这个议题拉到这么高的层次,1989年4月7日发生的那个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里面相当多的理念和想法,都值得更进一步放大思考。

叶俊荣说,台湾人民是懂得反省、思考的,在既有法律和制度下还有相当多活络的空间可以迎向国际,就像今天无国界的记者组织选择台湾作为据点,是亚洲第一个据点,是因为台湾的各种条件。他强调,言论自由的完备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国民创意的实现。(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