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造糖取汁用糖车 煎糖靠火候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制糖──造(红)糖

制造糖车要用两块横板,各长五尺,厚五寸,宽二尺,板的两端凿孔安柱。柱上部的榫露出横板外一些,下榫穿过下横板外露二、三尺,埋在地下,使糖车安稳不摇动。上横板中部凿二眼,并列安上两根大木辊(读滚,机器上圆柱形能旋转的东西),木辊周长大于七尺才适台。两辊中一个长三尺,另一个长四尺五寸。长辊的桌露出横板以便安装犁担。犁担是用长一丈五尺的曲木作成,以便驾牛转圈走动。辊上凿有互相咬台的凹凸齿,两辊相遇之处必须直而圆,使之密合。把蔗夹在两辊之间一轧而过,这与轧棉花的赶车是同样的道理。

蔗经木辊压榨后便流出蔗浆,再抬起榨过的蔗插入辊上的鸭嘴中再三榨之,蔗汁便榨尽,剩下的蔗渣可当柴烧。支承双辊的下面横板上凿两个深一寸五分的眼,使辊轴不穿透下横扳,以便在板上接受蔗汁。辊轴下端耍镶铁以便于转动。接收蔗汁的下横板上有槽,蔗汁通过槽流入缸内。每一石蔗汁要加五合石灰在其中。

取汁熬糖时,将三口铁锅排成“品”字形,先将熬浓的蔗汁集中在一口锅内,再逐步将稀汁加入另二口锅内。如火力不足,即少一把柴,也会把糖汁熬成顽糖(成粘胶状),只起泡沫,而无法起砂结晶。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原文

《天工开物》甘嗜第六卷──造糖

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笋出少许,下笋出版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轴木大七尺围方妙。两轴一长三尺,一长四尺五寸,其长者出笋安犁担。担用屈木,长一丈五尺,以便架牛团转走。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夹蔗于中,一轧而过,与棉花赶车同义。

蔗过浆流,再拾其滓,向轴上鸭嘴扱入,再轧,又三轧之,其汁尽矣。直滓为薪。其下板承轴凿眼,只深一寸五分,使轴脚不穿透,以便板上受汁也。其轴脚嵌安铁锭于中,以便捩转。凡汁浆流板有槽枧,汁入于𥐻内。每汁一石,下石灰五合于中。

凡取汁煎糖,并列三锅如品字,先将稠汁聚入一锅,然后逐加稀汁两锅之内。若火力少束薪,其糖即成顽糖,起沫不中用。 #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