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古迹空间活化 新富町市场再生

【大纪元2018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懿胜台北报导)走到万华地区东三水街“传统菜市场”旁边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独树一格的马蹄型建筑线条,砖造结构结合洗石子粉刷外墙,走入其中,挑高的内部空间、环绕于四周的开窗设计、自然采光的天井,令人难以想像这栋“建筑”已走过80年的岁月,它是“新富町文化市场”,正吸引着许多年轻世代前来造访,也是一个兼具传统及创新的市定古迹。

“新富町文化市场”有着独树一格的马蹄型建筑,砖造结构结合洗石子粉刷的外墙。(陈懿胜/大纪元)
古迹新富市场建筑本体与外部市集相对关系图。(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汪德范摄影)
新富町文化市场剖面图手稿。(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
巷仔内教室。(陈懿胜/大纪元)
重现过去市场内部的模型展示。(陈懿胜/大纪元)
位于市场正中间的自然采光天井。(陈懿胜/大纪元)
挑高的市场内部空间,让人不禁想要喝杯咖啡小憩一下。(陈懿胜/大纪元)
事务所。(陈懿胜/大纪元)
旧事务所交由合兴八十八亭经营。(陈懿胜/大纪元)
新富町文化市场1楼平面图。(陈懿胜/大纪元)
新富市场古迹修复模型。(陈懿胜/大纪元)
何谓市集?(陈懿胜/大纪元)
新富町文化市场的大事纪。(陈懿胜/大纪元)
位于东三水市场,电影《囧男孩》主角的家就在这儿取景。(陈懿胜/大纪元)

新富市场的点滴故事

时间回到1935年,“新富町文化市场”的前身为“新富市场”,是日治时期公有市场,馆内有30多个摊位,不管是摊商的组成与客源,或是市场的商品及生活,在当时,新富市场可以说是台湾人与日本人共同生活的最佳写照。

虽然在二次大战时,新富市场因战争的关系的状况暂时停顿,但战后摊商们再次回到新富市场以及一旁的三水街,再加上国民政府来台时,大量的军民也随之迁徙,新富市场一直到1970年之前,可以说是万华地区最热络的生活区域。

然而随着环南批发市场的开幕,私有摊商聚集在周边,民众进入新富市场消费的意愿逐渐降低,再加上东三水市场在1986年正式合法成立,过去的私有摊商不再受取缔威胁,新富市场开始走向落日。

1990年代起,传统市场逐渐被现代化、整洁明亮所取代,新富市场内的摊商也在生存压力之下开始迁出,新富市场成为地方破落的旧市场,甚至部分空间被用来停车和堆放杂物,曾经繁荣一时的新富市场,已成为老一辈的回忆。

危机或许就是转机,新富市场因保留了日治时期的建物原貌,因此在2006年正式被指定为市定古迹,2013年完成修复工程后,由忠泰建设取得9年经营权,并由旗下的“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对市场空间进行活化,期盼曾经被啃食殆尽的老旧建物,得以在新的养分浇灌下萌发生机,让生命力分享到万华的每个角落。

老建筑找到新空间

走进“新富町文化市场”大门,绝对难以想像所在地是一栋古迹,首现于目光的是“明日咖啡 MOT CAFÉ”,这里有一道被火纹身的铁门,从高空垂降而下的蒸笼灯则是老师傅细细编织而成的艺术品,至于老摇窗下的日式小桌椅更是喝杯咖啡拍个文青照片的最佳位置。

为了要让市场空间再利用,建筑师在空间中植入两道半透明厚墙,并创造出展览活动、办公使用与参观空间。

走进“巷子”内,“重温旧市”常设展透露了怎么去传统市场购物的“撇步”,也将80年的记忆透过长廊的叙述橱窗,细述着新富町市场内过去故事;“餐桌学堂”以及“巷仔内教室”更是找来地方达人分享各式“手路”,甚至还可以跟着达人一同走到距离园区只有一步之遥的市场买菜,也能够从一起煮食的过程中学些“撇步”。

市场内还有一处被玻璃包覆住的小型木造建筑,这里可是已经营80年之久的“传奇”制冰室。现今67岁的汤简爱娇阿嬷从25岁就开始从事制冰的工作,从注水、冷冻、锯冰、碎冰,甚至到送至店家,全部一手包办,对于她来说,这就是自己的生活一部分,也是附近的市场摊贩与“新富町文化市场”互动的一环。

除此之外,当走出室内空间时,市场的东北处可见独栋的木造日式建筑,它是日治时期的管理员的办公及宿舍,一栋建筑结合了公私两种生活,事务所出入口朝西,面对的是市场本馆大门,利于摊商洽公;住宅的部分,出入口朝北,通往东三水街。现在进驻于其中的“合兴八十八亭”,可是传承了70年的传统糕点手艺,有着每日现做的手敲糕点与酥饼蒸,让许多参观此地的民众,能够直接在现场喝杯茶品个米点心,感受一下历史的“韵味”。

谈到市场的印象,“吵杂”或许是必然的感受,对于“新富町文化市场”来说,它曾经是众人集结的喧闹之地,也曾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如今的它,将重心放在与地方结合、和居民互动,更希望“传统市场”的生活透过古迹本身的公共性特质延续下去,成为一个兼具传统与创新,独特却又亲切的公共空间。

营运团队走入地方

新富町文化市场见证了台湾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虽然过去成为乏人问津的仓库,但在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取的经营权后,以“都市果核计划”再次萌生改变的机会,也期待着能够借此让新旧使用者、不同时代的使用模式共存其中,将过去的市场转换为具有公共意涵的文化场域。

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创意学院处组长梁雅婷表示,新富町文化市场位于艋舺比较旧的街区,这里的青年外移工作的问题很严重,但是要活化一个城市空间,不能冒昧的定位这个“新地方”未来要怎么做,再加上自己是未来的团队,因此必须要先了解地方的氛围,“对于这里的居民、摊商来说,新富市场等同于自己家的厨房,是随时可以进出的地方”。

梁雅婷认为,当初在空间转化新富町文化市场的时候,有人觉得接近市场会不会有腥味,门要不要封起来,墙要不要拉高,但团队觉得,新富町市场的不应该跟传统市场做出这么清楚的区隔,只要让人知道园区的地界在哪边,这里是古迹即可,因此选择用开放式的设计,不能让在地人感觉自己被隔绝在外。

“田野调查也是必备的一个方向”,梁雅婷笑着说,团队实地走访周遭区域,听听他们的故事,同时也将田野调查的资料转化为展览,让生活在新富町文化市场周边的人成为展览的主角。一开始,真的很难跟地方的人说“我们来这边要做什么”,但透过这样的活动,让当地人知道他们是主角,也让他们知道“新市场”要做的是什么,“在地性的经营方式”,这就是团队的目标。

梁雅婷说,新富町文化市场过去身份是传统市场,包含了许多人的故事,对于摊商来说,他们或许认为自己做事情只是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制冰室阿嬷总是认为这只是做了一辈子的工作,但从其他角度来看,站在文史工作的基点来观察,却是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正因为如此,我们想要转化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文化的传承之下,具有重要的意涵,他们可以是讲师、导览员、市场达人,因为他们有着在地知识、故事,‘旧’人才有的特色。”

梁雅婷强调,新富町文化市场需要跟地方连结,这里谁都可以进来,市场的人想要何时进来都可以,团队也会举办市场知识的课程,找来传统市场内的人,透过分享知识跟技术,以及最重要的地方的记忆,双方之间的连结度就会因此而建议,信任感也在不停的互动之下建立起来。

沿袭过去并承传未来

梁雅婷坦承,古迹空间的经营的难度很高,要投入许多人力、资金成本,若经营团队只能拿补助去经营馆舍,其实很难达到收支平衡,更不用说古迹的公共性很强,如果重点放在经营,很容易成为众人挞阀的目标,但没有热络的活动,又会被质疑搞成蚊子馆,这部分的拿捏真的是很大的挑战。

梁雅婷也指出,团队并非在万华起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来经营,但回馈的并非可以达成正比,但历史建物会存在于这块土地上,经营团队则是会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更换,这次团队取得9年的经营权,并不代表未来还会继续下去,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有容错的宽容,团队会从错误中找到对的方向,持续成长下去。

“新富町文化市场不是只有看前面的80年,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下去,空间设定要面对未来,团队也要找到成功的经营模式,才能够让文化资产才会变成资产,而不是负债。”

梁雅婷认为,市场外面摊商有很多下一代,孙儿们只有6、7岁左右,9年后,如果可以让他们对于“市场”有所认同,新的团队就有可能会因此而生,古迹也会继续与这个地方连结。期盼团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案例,为地方带来新的契机与转变,让新富町文化市场可以“永续经营”。

责任编辑:吕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