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取树皮造成纸 为何叫绵纸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造纸第十三卷──树皮造纸

剥取楮树皮在春末、夏初之际进行。树已老的,在近根部位将树砍去,以土盖上。待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造皮纸时,用楮皮六十斤,加入绝嫩竹料四十斤,同样在塘内漂浸,再用石灰浆涂,放入锅中煮烂。近来节省者用树皮、竹料十分之七外,另加隔年稻秆十分之三,如用药得当,仍能造成洁白的纸。结实的皮料纸,其纵纹扯断后如绵丝,故称“绵纸”。横向扯断较费力。其最上一等纸供宫内糊窗格的,曰“棂纱纸”。此纸在广信府(今江西上饶地区)制造,长大于七尺,宽过四尺。各种颜料用法,是先将色汁放入槽内与纸浆和匀,不是成纸后再染。其次是“连四纸”,连四纸中最白的叫“红上纸”。以皮、竹与稻秆掺和而成料的,叫“揭帖呈文纸”。

用木芙蓉等树皮造的纸,统统叫“小皮纸”,而在江西则称“中夹纸”。河南所造的纸,不知用什么原料,北运供京师用,产量相当大。还有用桑皮造的纸叫“桑穣纸”,极其厚实,浙江东部所产的桑皮纸,为苏州、常州、湖州收蚕种时所必需。糊制雨伞与油扇,都用小皮纸。

造宽幅的皮纸,装浆料的纸槽也必定宽大。大的纸帘不是一人手力所能提起,要两人对举纸帘抄造。要是纱纸,则须数人举帘才能胜任。供作书画用的皮纸,先要用明矾水荡过(叫“熟纸”),则不起毛。纸以贴近竹帘的一面为正面,因泥料都浮在上面,故比较粗糙。

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什么原料(译按:多以桑皮为原料)。日本国有造纸不用帘抄的(译按:此为误传),将料煮烂后,以宽大的青石放在炕上,下面烧火,然后用刷子蘸纸浆,薄薄地刷在石面上,居然立刻成纸一张,一揭而起。朝鲜是否用此法造纸,不得而知。中国是否有用此法的,也不清楚。永嘉县的蠲糨纸,也用桑皮制造。四川薛涛笺,也是用木芙蓉树皮为料而煮烂,再加芙蓉花的汁。这种纸或许是当时薛涛所设计,遂留名至今。其美在颜色,而不在质料。

原文

《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卷──造皮纸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凡楮树取皮,于春末夏初剥取。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 凡皮纸,楮皮六十斤,仍入绝嫩竹麻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浆涂,入釜煮糜。近法省啬者,皮、竹十七而外,或入宿田稻十三,用药得方,仍成洁白。凡皮料坚固纸,其纵文扯断如绵丝,故曰“绵纸”。衡断且费力。其最上一等,供用大内糊窗格者,曰“櫺纱纸”。此纸自广信郡造,长过七尺,阔过四尺。五色颜料,先滴色汁,槽内和成,不由后染。其次曰连四纸。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皮名而竹与掺和而成料者,曰揭帖呈文纸。芙蓉等皮造者,统曰小皮纸,在江西则曰中夹纸。河南所造,未详何草木为质,北供帝京,产亦甚广。又桑皮造者曰桑穰纸,极其敦厚,东浙所产,三吴收蚕种者必用之。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

凡造皮纸长阔者,其盛水槽甚宽,巨帘非一人手力所胜,两人对举荡成。若櫺纱,则数人方胜其任。凡皮纸供用画幅,先用矾水过,则毛茨不起。纸以逼帘者为正面,盖料即成泥浮其上者,粗意犹存也。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用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烧。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居然顷刻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可得知。中国有用此法者,亦不可得知也。永嘉蠲糨纸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注释】

◎衡断:横断。

◎棂纱纸:糊窗格用的绵纸。棂读灵,栏杆或窗上的木格子。

◎连四纸:元人费着《蜀笺谱》云:“凡纸皆有连二、连三、连四。”连四纸又名连史纸,色白质细,产于江西、福建等地。

◎稻稿:稻秆。稿,禾秆。

◎揭帖:明朝制度,内阁各部直奏皇帝的机密呈文。

◎毛茨不起:表面不起毛。茨读瓷。

◎白硾纸:硾,读垂,敲打。

◎蠲糨纸:蠲,读捐,指免除赋役。糨,读匠,糊状物。因为提供此纸者可免其赋役,故名。

◎薛涛笺:唐女诗人薛涛(768-831)晚年居四川成都浣花溪,创意推出粉红色长方形小纸写诗,后人称“薛涛笺” ,明清时仍在仿制。 @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