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宜花东

永续发展 宜兰“农”村再生成果开幕

【大纪元2018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农村再生成果展”11月29日在兰阳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成果展以“型农”-型塑永续发展的农村社区为主题,由宜兰县经历农村再生的社区们,展现出自身的特色与潜力,同时让大家自己动手做出精致的纪念品。即日起至12/4(二)止,为期六天的展期,为宜县农村再生的历程与成果,写下划时代的里程碑。

参展的社区中,像是行健社区的“行健有机米”在竞争激烈的有机食品市场里面,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而屹立不摇,不只包装完善,也有许多有机米衍伸出的保养品,让消费者眼睛一亮。白米社区的木屐,更是吸引许多游客参访宜兰的原因,在这次的成果展当中,大家将有机会能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木屐吊饰,亲手制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兰阳回忆。感受得到宜兰清新的空气吗?也有些社区致力于生态的维护,以鲴鱼保护闻名的龙潭社区,将为大家示范鲴鱼和蓝鹊,如何在大家的巧手之下,活灵活现于色纸之上。

农村再生条例从民国99年开始施行,在宜兰县的237个社区中,已经有40个社区通过农村再生计划,56个社区加入培根计划,总共有41%的社区受到农村再生计划的协助,这次成果展,就是为了展现这些农村们,如何从高龄化、人口外移的危机当中走出来,让农村永续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以及维护农村的生态文化,再次生生不息。

农村再生以“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为主轴,在参展的社区当中,有些社区注重着生活和文化,像是保存着歌仔戏起源文化的结头份社区、把稻草艺术发挥地淋漓尽致的珍珠社区、保留着牵罟文化、用漂流木打造出社区特色的后埤社区,这些点点滴滴,都是百年文化的永续传承。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