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中市推参与式预算 公共政策开放市民提案

本年度南区及东势区共入选25项提案,17日举办成果发表会。 (黄玉燕/大纪元)

【大纪元2018年04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中报导)实践直接民主、开放社区参与,地方建设不必等4年。中市自104年起,从中区开始试办《参与式预算》,目前已逐步扩大到山海屯各区。本年度南区及东势区共入选25项提案,经过两阶段网路票选,由市民选出每区6案,每案预算上限100万元,这些提案后续交由市府各权责机关执行。

17日成果发表会,市长林佳龙表示,参与式预算让市民成为城市主人,由下而上的直接民主,让市府能倾听、培力及赋权予人民,同时也影响市府政策制定,与市民形成伙伴关系。台中市参与式预算包含社区营造、都市景观、空间利用或是社会关怀等议题,并由专家协助市民形塑提案内容,经过审议及辩论程序,产生的提案都是有民意基础,政府在决策时也会纳入考量,外溢的效果非常的大。

民政局表示,南区及东势区的提案相当多元,有生活、观光、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福利、文化、建设等不同类别,共计25个市民提案,显示出市民对在地的关怀。例如由黄玉珍等人提出的“势在必行”通用设计资源整合平台,将软埤坑作为示范点,针对道路规划友善的通道,以优先程度高低来进行分级,方便当地老年人口就医及交通。

林佳龙指出,所谓民主政治并不是只有选出民意代表,许多日常的公共议题也可透过直接民主,而参与式预算就是非常具体的例子。市府透过参与式预算、i-Voting、青年审议会、开放政府等,让市民成为城市的主人,能更谦虚去倾听、培力与赋权人民,这也将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

民政局表示,民众参与长达4个月的漫长提案、协调及投票过程,这些主张皆具有高度公共性与社会意义的提案,从人身安全、服务老幼,与行动不便者的社会正义、环境友善的公共建设,到社区活化等,反映许多市民生活中最直接面对的问题,也提出了符合在地环境与脉络的解决方向。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