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治

四中全会后 专家分析特首去向与香港局势

2019年10月31日晚是港府“禁蒙面”恶法实施以来首个万圣节,香港民众当晚在中环兰桂坊发起戴面具行动。(孙明国/大纪元)

【大纪元2019年1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张顿采访报导)中共四中全会期间,香港建制派议员罕见狠批特首林郑月娥,要求港府倾听港人的诉求,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等;全会结束后,香港局势将如何变化?对此,多名专家、学者接受了大纪元的采访,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持续4天的中共四中全会10月31日在北京结束。在港、澳特别行政区方面,全会公报声称,依照所谓的“宪法和基本法”对香港、澳门实行管治,坚持所谓的“一国两制”,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等。

专家:林郑可能提前下台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香港资深媒体人蔡咏梅、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建源10月31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都表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可能会提前下台。

胡平说,原来听说北京当局要撤换港澳办的人,但现在港澳办的人也都出席了四中全会,显然北京方面对特首林郑月娥非常不满。(但估计)暂时不会撤换掉林郑,让她自己惹的麻烦自己处理。

胡平表示,四中全会公报声称“按照宪法、基本法管制香港”,北京当局一直把支持林郑加强对抗议者的打压和控制放在第一,这在前段时间人们也都看到是这样。

但等到香港抗议事态平息下来以后,北京肯定会撤换林郑,“她肯定不会做满(一届)、更不可能连任”,胡平说。

但北京时局观察员华颇受访时表示,中共这个专制国家,可能不太会撤换特首,因为它会认为撤换特首是对港人示弱。

不过他认为,从全会公报看,中共极端性暴力镇压香港的可能性小了,但可能会按照既定步骤让香港“二次回归”。

英媒:北京计划撤换特首

就在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英国《金融时报》10月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北京当局正计划在明年3月前撤换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并任命一位“临时”行政长官。

蔡咏梅表示,港人持续将近5个月的反送中运动,令北京非常焦虑。现在北京想解决香港危机,采取很多手段,其中之一就是换特首。

她表示,撤换林郑月娥的可能性是有的,因为首任特首董建华就是没有做满第二届就中途下台了,第三位特首梁振英只做了一届也下台了,每次下台都跟香港人不满、抗议有关,接下来就是林郑。

蔡咏梅认为,港人的这次反送中运动很成功,使特区政府处于一种管理失控的状况,这也把中共反民主、自由的本质在全球彰显了出来。

“我怀疑警察里有很多可能是大陆派来的,行为特别野蛮,跟香港警察执勤的状况完全不相符合,无法无天,暴力行为越来越多。香港政府管不了,北京政府在管,采取高压,但是高压反而引起香港居民越来越激烈的反抗”,她说,抗议也得到全球空前的声援,比上次的雨伞运动都成功。

建制派罕见批特首

10月30日,香港建制派大佬级议员石礼谦在接受《经济一周》专访时,直接批林郑月娥政府“无用人之道,无容人之心”几字,还直接呼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港警进行调查。

他明确表示,自己一直不支持《逃犯条例》(也称,送中条例),“因为认为香港法治精神是一个圣火,圣火提醒香港法治与内地(中国大陆)法治是有所不同”。

他说,现在《逃犯条例》就是把香港普通法及内地国家法连系,当合并两者时(香港)法治就会消失,而林郑就是想把香港法治扑熄的人。

他认为《逃犯条例》导致超过200万人上街游行,政府需要聆听及回应,而不是一味逃避,这些官员“没有用心做好这份工”。

石礼谦在专访中点名《环球时报》,批评其“香港问题源于房价太贵”的说法。石礼谦表示,“五大诉求”与住房无关。

“为何这么多人上街,因为社会不公义”,石礼谦说,年轻人要的是“公义!公道!公开!公正!”。

石礼谦代表谁的意见?

石礼谦的讲话是否代表建制派、北京当局发声,表达对特首的不满?

对此,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在中共四中全会召开期间,石礼谦发表如此的讲话,虽然自己没有内幕消息,但不排除有意放风——林郑可能要下台。

他说,建制派议员石礼谦公开批林郑月娥,并对抗议者表示同情,这很不寻常。因为此前建制派批林郑,主要是批她对抗议者“太软弱,要求她比较强硬一点”。

但北京时局观察员华颇对大纪元记者说,建制派的石礼谦批评林郑、中共官媒,不代表中共高层的意思,他只能说是建制派的一个中间性人物,他批林郑反映香港的建制派出现了一些内讧。

华颇表示,如果石礼谦的后台老板是李嘉诚的话,那就更能说明问题,因为李嘉诚现在已经和中共不和。李嘉诚准备这两年捐10亿港元给香港的中小餐饮业,而那些餐馆都是支持抗议者,经常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品。这是香港传统资本家阶层现在对中共不满的“一种爆发,一种翻脸”,所以他们一是逃、二是明里暗里援助抗议者,与中共进行抗争。

多数港人反对送中条例 商界更甚

蔡咏梅表示,《逃犯条例》不只是民主派反对,实际上香港多数人都反对,而且该条例对商界的利益冲突最大。因为一般普通老百姓到大陆去无非是探亲、旅游,民主派这些人很少去大陆,去的最多的是商界,因为在大陆有很大的利益关系。

由于两地法则不同,在香港很多不能做的事在大陆就必须做,比如不行贿就没办法做生意,所以商界在大陆做生意是有很大的风险。

“生意越做越大跟官场的关系就很密切了,所以商界就要找政治靠山,没政治靠山很容易出事。但是找了政治靠山也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中共内部权力斗争很激烈,一旦政治靠山倒台了,你的生意就会被侵占。所以香港人到大陆做生意都是提心吊胆的。”蔡咏梅说。

她表示,商人此前出了事,跑到香港这边来就安全了,现在如果《送中条例》一旦通过,到时候出了事就会被遣送到大陆。因此受该条例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经商的人,而民主派没有利益瓜葛,所以会公开反对,商人只能私下表示不同意见。

商界还有一个非常不满意的是,本来这次抗议是捍卫自由,争取民主运动,是一个政治问题,但中共转移焦点说是年轻人买不起房子。这让香港人不满意,李嘉诚也不满意,最近他说捐一笔钱出来补助那些受到损失的香港零售商,他这样做是间接地表达不满。“所以石礼谦才会说香港人的五大诉求哪一项跟地产、房屋有关系?都是政治诉求。”蔡咏梅说。

香港局势令中共左右为难

蔡咏梅表示,中共虽然是个极权政权,它的首要务就是保政权,但现在美国调整了对中共的政策,现在港人反送中运动让中共政府很头痛、很被动。

“如果它真要搞军事镇压,把军队派到香港来之类的,它跟整个西方的关系会全面地恶化,”蔡咏梅说,“但是它(中共)觉得它不行动,香港人也不妥协,这个问题会没完没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香港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因为香港是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渠道,而且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很多公司一个在美国上市,一个在香港上市,所以香港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金融市场。

而且现在中国经济很不好,中共的外汇管制得非常严,怕钱外逃,如果香港这个窗口也被打压下去的话,“不但香港的金融受到冲击,对中国经济也是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政府也是比较焦虑的。”蔡咏梅说。

港人的五大诉求能否实现

对于港人提出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能否实现的问题,叶建源和蔡咏梅都表示,如果港府很早就同意撤回修例(现已撤回),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队滥权滥暴,应该早就平息了这场抗争,但现在即使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也不好说,因为港警滥用暴力令港人非常愤怒。

“你想想现在有多少人被逮捕,多少人自杀跟被自杀,还有一些人可能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蔡咏梅说,香港警察滥权已经把香港的法治非常严重地破坏了。

蔡咏梅对反送中运动的结果也不乐观,因为港人面对的不是一个理性的、民主的政府,而是一个极权政权。

她说:“如果香港人的抗争对像纯粹是特区政府的话,香港人早在六月份就应该胜利了,还不要说拖到现在。而且你看拖到现在,他们手段越来越恶劣,所以我觉得中共政府现在举棋不定,但并不表示它就一定会妥协了。”

不过,叶建源表示,现在建制派议员石礼谦都出来替抗议者讲话,对港人的抗争也是一种鼓舞。#

责任编辑:周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