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看点

【新闻看点】欧盟称大突破 北京被迫让步内幕

中欧峰会,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右)、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左)、李克强(中)在会议中。(JOHN THYS/AFP/Getty Images)

【大纪元2019年04月10日讯】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新闻看点,我是李沐阳。

不被外界看好的欧中峰会昨天(4月9日)结束了,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与中共总理李克强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

随后“三克”共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北京方面承诺不再强迫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分享敏感技术,图斯克表示,这是一大突破。不过容克指出,“进展比我们(欧洲)希望的要慢”。

欧中之间发表联合声明,让外界大感意外,因为前不久欧盟还把北京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不过细看联合声明,里面弥漫着欧洲诸国对中共的强烈不满。换句话说,签署了声明也不代表欧中关系稳定,因为这份声明是欧盟向北京施压之后,北京让步的一个产物。

其实欧中峰会的本意是加强合作,但是这次峰会却凸显出了双方分歧,特别是不断加剧的贸易紧张关系。

如果单看签署协议,似乎是“峰回路转”,随了中共要“感觉良好”。其实背后,双方有着激烈的角力。欧盟指责北京没有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并敦促北京如果想要“感觉良好”的峰会,就要兑现承诺。几经过招,北京“一克” 没能招架着欧洲“两克”的攻势。

北京承诺:结束强迫技术转让和行业补贴

观察双方的联合声明,有两点比较突出。一个是联合声明触及到了欧中之间的矛盾症结所在,就是中共的强迫技术转让、国企补贴和市场准入等内容。

北京改变了立场,就结束强迫性技术转让和行业补贴等问题,与欧盟达成了一致。而这些内容,中共以前都是否认的,自称这些支持计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另一个是欧中双方设定了2020年达成投资协定的目标。这是2013年提出的目标,就是为了改善市场准入和结束对外资的不公平待遇。但中共从来都是承诺不兑现,一直拖到现在。

大家知道,去年7月在北京也举行了一次欧中峰会。其中北京也作出了不少承诺,双方达成了一份声明。比如去年欧中同意在当年10月前,完成双方的投资协议。但中共没有兑现,尤其是投资基本规则和市场互惠等问题,这些都导致欧中关系变得紧张。

这一次谈判,欧盟向北京采取了施压的策略。这才促成双方又一次重新设定了投资协议的目标,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李克强飞欧洲途中 欧盟发最后通牒

有消息说,峰会之前的10天谈判中,欧盟向北京方面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中方在限期内与欧盟敲定协议,改变中共的贸易行为。欧洲官员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共没有履行承诺开放市场的不满。而重新设定投资协议目标,这就反映出北京做了让步,回应了欧盟的诉求。

但看得出,北京并不是心甘情愿让步,联合声明也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在欧盟施压之下,不得不在最后一刻软化妥协。观察人士指出,这次的峰会声明,欧盟“减少了对北京的友善,更多的是敌意”。香港经济日报认为,未来欧盟可能会陆续向中方施压。

多方媒体报导,就在李克强前往布鲁塞尔的飞行途中,欧洲官员还在威胁。如果北京不同意技术转让、补贴和欧盟关注的其它事项相关词句,就取消联合声明。

这让北京方面压力大增。如果不同意欧盟的要求,意味着谈判就将搁浅。不仅是欧中峰会无功而返,也会使已经渐渐结冰的欧中关系再遭霜打。

众所周知,由于中共对国内民众的倒行逆施,以及对国际社会的蛮横无理、恃强凌弱。特别是美中之间发生史无前例的贸易战后,已经让北京吃不消了。而且美中关系正在走向全面对抗,北京遭遇了国际社会的空前孤立。

看美国用贸易战施压北京 欧盟醒了

北京当然想挽回美中关系下滑的趋势,但回暖相当不易。如果这个时候再得罪了欧洲,那么北京就只剩下伸手要钱的朝鲜和非洲几个兄弟了。这样的情况下,北京经过权衡,只能接受欧盟的条件。

换句话说,欧盟是看到了美国用贸易战的方式逼迫北京妥协,才开始“醒了”。在越来越“美国化”之后,中共向欧盟作出了让步。

不过中共向欧盟让步,是否会做实质改变,外界仍然持怀疑态度。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地缘政治未来及亚洲计划主任弗莱认为,欧盟很可能还是被中共欺骗,他提醒欧洲,“吞饵上钩将是愚蠢和短视之举。”

布鲁塞尔大学(Free University Brussels)国际政治讲师郝思力(Jonathan Holslag)也认为,为了达成联合声明,北京会做出一些让步。他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共目前的让步是“惯用的计策,让一些担忧慢慢消退。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好的,感谢您关注新闻看点,再会。

大纪元《新闻看点》制作组 #

责任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