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基因和纳米非热点 当前美国科研头号课题是什么?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21日讯】19日在波士顿闭幕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最引人注意的话题并不是基因组、纳米和全球变暖,也非克隆或者干细胞,而是反恐怖。

  新华网华盛顿2月19日消息,美科协主席雷文在会议幵幕式上所作的基调演讲中,结合“9﹒11”事件后形势的变化,对本届年会的主题──“一个互联世界中的科学”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这一主题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科技在反恐怖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即通过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

  雷文的演讲为会议定下了调子。此外,组织者还特地安排了3场与反恐有关的专题讨论会,并邀请参加“遭威胁世界中的生物恐怖主义”讨论会的专家与媒体见面。200多名记者闻讯而至,场面之热烈,远甚于年会期间其他任何一场记者招待会。可以看出,反恐问题不仅是贯穿美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学会议的“主旋律”,而且成为会上的热点。

  这一变化看似突兀,其实早有迹可寻。应该说,这是美国调整科研优先级的一种客观反映。

  反恐上升为美国科研头号课题的趋势,在2月初公布的联邦政府2003财政年度预算计划中就已显露。这份新预算提出,要使美国联邦政府科研经费在上一财政年度的基础上增加8.3%,达到创记录的1180亿美元。在计划新增的86亿美元科研预算中,超过30亿美元将用于与反恐有关的研究幵发,其中仅国防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这两大部门的反生物恐怖科研预算就将由“9﹒11”前的3亿美元猛增至24亿多美元,增幅在7倍以上。美国政府一直大力推动的“国家纳米技术促进计划”,虽然预算增加了17%,在各研究项目中已属名列前茅,但与反恐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

  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的新财政年度科研预算分配,则更明显地体现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反恐在美国科研中所处的最优先地位。该办公室介绍说,在美国联邦政府下一财政年度计划最优先资助的4大跨部门研究课题中,第1位的就是反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气候变化研究都排在后头。

  美国科技政策的新调整,与美国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密不可分,个中原因不难理解。这种调整对美国科研可能产生的影响倒是更值得关注,美国国内对此不乏担忧。例如科协主席雷文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将科研重点集中在国防和健康等领域的原因不言自明,但应该看到这样做肯定是有风险的,有可能导致削减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其他领域的投入﹔美众院科学委员会主席贝勒特批评说,加强与本土安全等相关的研究,固然能见到一些短期效益,但也有可能影响到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研究。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国科研重点向反恐怖倾斜,也许会改变美国在一些重大科研问题上的“孤立主义”倾向。本届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非常强调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一些专家在有关生物恐怖主义的专题讨论会上,也呼吁美国政府改变在《生物武器公约》等国际条约上的不合作立场。这些,皆可看作是积极的迹象。(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人造子宫代替自然妈妈,人类是否还需要女人? (2/13/2002)    
  • “死”猴复苏实验获得成功 人脑能”死而复生”吗? (2/6/2002)    
  • 英国MMR疫苗效果再起争议 (2/5/2002)    
  • 尖子选手获全面保障 中国田径又出新招 (2/4/2002)    
  • 大陆中科院三百人跳槽 外资抢挖军工专才 (2/4/2002)    
  • 简讯﹕美拟引入航空乘客监察资料库 (2/3/2002)    
  • 研究发现臭氧和哮喘有关 (2/1/2002)    
  • 高枕未必无懮 (2/1/2002)    
  • 哥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 (1/24/2002)    
  • 日美合作破解物质质子的自旋之谜取得突破 (1/17/2002)    
  • 青岛5医院打科研幌子制假药被曝光 (1/9/2002)    
  • 德伦理人士反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经济先行 (1/9/2002)    
  • 大陆两亿农民将被迫离农 (1/9/2002)    
  • 中国海域首现”可燃冰” (1/5/2002)    
  • 研究表明:人和黑猩猩碱基差别1.23% (1/5/2002)    
  • 研究发现表皮细胞逆分化现象 为“返老还童”提供依据 (1/5/2002)    
  • 【纪元特稿】做人难,做迎合江核心蒙骗百姓的人更难 (1/2/2002)    
  • 普通美国人一年能赚多少钱? (12/31/2001)    
  • 环境转恶企鹅生活受困 (12/29/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