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纪实文学

3. 章翠英绘画画解–《幽篁琴声》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7日讯】《幽篁琴声》/法轮功学员章翠英作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五言绝句《竹里馆》)唐朝的王维(公元701-761年)是一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兼大画家,他的《竹里馆》是一首著名的唐诗,故常有画家爱画此诗意。但大都是画一位男人(多为老人)在竹林里弹古琴。章翠英推陈出新,画一位少女,她说:“昔人写此诗,类皆作须眉。余今偏画一美人,自觉另有一种清静幽冷境界。”此画甚得钱老(君匋)赞赏:“……过去写这首诗的画家尽管有的是,但在画面上都是写有胡子的古装老人,从来不作仕女。当然写人物是很有意思的,但写仕女又未始不可。采荇(xing)女士敢于写别人所不敢写的,这已经是在旧的观点上迈出了一步,且意写的幽篁何等清远,教人想起清代的改琦(qi)、费丹旭等大画家的作品来,他们所作早已脍(kuai)炙(zhi)人口,可不待言,如在这种境界中画一位妙龄女郎坐着弹琴,更能使画面产生潇洒脱俗的气氛,和画一个书生,其情趣全然不同。写古人诗意,应理解诗的内在情趣,表现出来可以因人而异,不必拘泥于陈套。她能在幽篁仕女中,创一新境界,这种变革颇有一点勇气才能做到,……”(钱君匋《序一》)

此外,除山石较《寻幽》小而竹子比《寻幽》多外,柯文辉先生评论《寻幽》的话,对本图也完全适合。“《寻幽》画中人具有东方女性之美,古趣盎(ang)然,巨大的假山墨气修洁,比较透明,层次井然,举重若轻;几株修竹,用宋徽(hui)宗瘦金书体笔法写出,劲节多姿,有凌云之意。画家的修养情操,也就和盘托出。”(柯文辉《序二》)章翠英画竹子,就是用的宋徽宗这位皇帝老倌瘦金体的笔法,因为瘦金体“结体修长,笔姿瘦硬挺拔”,可以造成“劲节多姿,有凌云之意”的艺术效果。

改琦(公元1774-1829年),清代画家,善画人物、佛像,尤以仕女著称,兼工山水、花卉等小品。他画的仕女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落墨洁净,设色妍雅。费丹旭(公元1801-1850年),晚清人物画家,其父费钰(yu)长于山水,幼得家传,但以画仕女闻名,他笔下的仕女形象优美,与改琦并称“改费”。“教人想起清代的改琦、费丹旭等大画家的作品来”,钱老(君匋)是赞赏章翠英的仕女画除了推陈出新,前无古人的思想境界外,且在艺术水平上直追清代仕女名家“改费”。(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