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公共艺术小旅行 四条路线艺游台中

“温柔海岸线”,设置于高美湿地游客服务中心的公共艺术作品《美丽的蟹逅》。(台中市政府提供)

【大纪元2020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台中市今年首度盘点辖区内公共艺术设置概况,规划4条跟着公共艺术作品游台中的路线,提供市民朋友及游客按图索骥,感受城市空间人文美学的内涵。

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密度最高的西屯区──城市散步线,从市政公园到新市政大楼再连结台中市议会,14组件作品串联成一条公共艺术廊道,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指标。其中,《台中风物志》、《春晓》、《用余光目击一切》、《草地上的嬉游》更荣获第六届文化部公共艺术环境融合奖。

“文青单车线”,设置于台中市中山地政事务所之公共艺术作品《人与土地》。(台中市政府提供)

西区的“文青单车线”,除丰富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有人文古迹及传统市集值得民众探索,民众可租借一辆单车从中山地政事务所出发,欣赏墙面上的公共艺术作品《人与土地》,沿途经过美食集散地的第五市场、文学气息浓厚的台中文学馆,然后到卫生福利部中区儿童之家《绽放春天》、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翔虹天地》、台中市食品药物安全处《日光下的风景》、林之助纪念馆,沿途可发掘藏身在各处的公共艺术作品。

“青春铁道线”,设置于台中车站的公共艺术作品《水逗娘》。(台中市政府提供)

而四通八达的火车沿线,则是另一处欣赏公共艺术的好地点。随着台中铁路高架化工程,“青春铁道线”6个车站,目前共有18组作品,将台中的历史纹理、文化底蕴及产业特色浓缩在艺术作品中,民众搭乘火车时也能来趟艺术飨宴。例如台中车站站前广场Inges Idee创作的《期待》,以儿童提着行李、拉着火车玩具的意象,象征着人们期待旅行的童心。

“青春铁道线”,设置于台中车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台中之心三部曲》(交通部铁道局中部工程处提供)

台61线滨海路段的“温柔海岸线”,除了历史文化景点的梧栖老街及自然景观的高美湿地,也有一系列艺术家将海线风情意象转化成视觉艺术的作品,例如《领航‧展翅》、《学海无涯》、《博浪扬风》、《交织的洋流》及《海韵》,或是将艺术与潮间带湿地地景融合的《美丽的蟹逅》及《螺的呼唤》,呈现滨海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情。

艺术不只在美术馆,也在日常生活的街道里,民众可以规划公共艺术小旅行,将整座城市当成一座大型的街道美术馆,透过公共艺术,认识不一样的台中。◇

责任编辑:李悦